典仪
历史官职
典仪怎么写好看:
典仪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南齐置典仪录事,为东宫属官,隶殿中将军所领导客局,掌朝会司仪。梁、陈不详所属,掌唱警唱奏之事。北魏有“典仪监”。隋朝为谒者台属官。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置,员二人,隶门下省,掌殿廷赞唱之节及版位之次,从九品下。初用人皆轻,太宗贞观(627—649)以来多用士人。金朝为詹事院属官,从六品。
官名。掌管朝会司仪,即周朝的司仪。《周礼·秋官·司仪》:“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注:“出接宾曰摈,入赞礼曰相。”摈,通傧。南北朝时齐、梁、陈及后魏都设典仪。隋朝沿置,属谒者台。唐朝也沿置,属门下省:“典仪二人,从九品下;掌赞唱及殿中版位之次。”见《新唐书·百官二·典仪》。
词语分解:
- 典仪的解释 典礼仪式。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 王莽 世,教授弟子恆五百餘人。每春秋饗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 吴组缃 山洪十一:“他知道他们由 东老爹 和 双全官 领头,正开始祭祀河神的典仪。”
- 典的字典解释 典 diǎn 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典籍
- 仪的字典解释 仪 (儀) yí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
历史官职推荐:骑马厩令
官名,秦汉皆置,也简称骑马令,俸六百石,主骑马厩,掌养骑马。有丞。汉书·严安传:“以后安为骑马令。”注:“师古曰:主天子之骑马也。”参看“骑马厩”条。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典仪历史


精彩推荐:
张守
生卒字子固,常州晋陵今属江苏人。崇宁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授宣德郎,迁监察御史。羊求影
源见蒋生径。借指同游的两位好友。清吴嘉纪汪长玉郝乾行过宿陋轩诗两两羊求影,寥寥冰东横西倒
形容杂乱。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并列形容杂乱无章。刘复晓回看执经问难
执经手拿经书。问难反复质问辩驳。多指弟子从师受业。后汉书儒林传序飨射礼毕,帝正坐连庠
宋安州应山人,字元礼。连庶弟。仁宗庆历二年进士。为宜城令。敏于政事,号良吏。累迁中坝子
即今四川城口县东河鱼乡。清道光城口厅志卷中坝子场在厅东一百四十里。调繁调简
任官考核制度。明代官吏考核后,凡能力与其职事繁简不相当者,于品内互调。其繁简之别卢统
生卒鲁元子。太武帝令其随侍东宫,娶帝表妹。婚日,帝亲自迎送。文成帝即位,令典选部马首东
同马首欲东。唐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冀刘二颖诗昔余马首东,君在海北汭。竹筿窝
即今福建宁化县治翠江镇。五代唐同光元年宁化县迁治于此。武学学正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重建武学,置一员,兼任武学学录。南川县
唐先天元年避李隆基讳改隆阳县置,为南州治。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綦江北岸。北宋皇祐五广州三月廿九日革命史
书名。近人邹鲁编著。共十章。记清宣统三年广州黄花岗起义事迹,前九章记起义经过,第尚书左士郎
参见左士郎。高要市
在广东省中西部西江下游。肇庆市代管。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辖镇。市人民政府驻南岸避君三舍
同退避三舍。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述补退让和回深思远虑
想得很深,考虑得很远。汉书师丹传发愤懑,奏封事,不及深思远虑,使主簿书,漏泄之过挥戈日再中
形容武略雄才,力挽危局。唐王维为薛使君谢婺册刺史表陛下孝悌之至,通于神明,馨香之王佐之才
王帝王。佐辅助。指具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汉书董仲舒传赞说刘向曾称颂董仲舒有清世宗实录
书名。清官修。一百五十九卷,又首卷之一至之三为高宗序修纂凡例进实录表修纂官。起自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