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事件 >>中俄瑷珲条约_中俄瑷珲条约介绍_中俄瑷珲条约事件经过_中俄瑷珲条约历史事件

中俄瑷珲条约

历史事件

中俄瑷珲条约历史词典解释

即中俄《瑷珲和约》, 1858年 (咸丰八年),沙俄凭借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沙俄一直觊觎着中国东北的大片土。1858年5月(咸丰八年四月),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趁英法联军进攻中国、中国东北边防空虚的时机,兵舰直逼瑷珲。他向奕山重弹“助华防英”滥调,无理要求“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他将事先拟好的条约草案交给中国代表, 声言“以河(指黑龙江)为界字样,断不能删改”,并出动军舰在黑龙江上示威恫吓。在沙俄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下,奕山被迫不顾1869年(康熙二十八年) 《尼布楚条约》的规定和清政府的多次指示,擅自于5月28日(四月十六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条约》。主要内容是: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沙俄,仅瑷珲对岸精奇里江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江东六十四屯地区) 的中国人,仍在地“永远居住”,由中国官员管理,俄国人“不得侵犯”;原属中国的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为中俄两国“共管”,而所谓两国“共管”,实际上只不过是沙俄正式吞并这一地区的过渡步骤;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沙俄从而夺得了经由黑龙江通往太平洋的通道。对于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清政府起初拒绝批准, 直到1860年(咸丰十年)才被迫认可。

词语分解:

  • 条约的解释 由授权代表正式签字、得到国家合法权威批准的在两个或更多的政府当局如国家或君主之间签署的契约

历史事件推荐:输籍法

即输籍定样。隋朝确定户等及纳税数额的方法。隋文帝为搜括户口,采纳宰相高颖建议,行输籍之法,即由中央确定依据资财划分户等的标准,从轻定额,写成“定簿”,称为“输籍定样”,颁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由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中俄瑷珲条约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事件 中俄瑷珲条约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