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谕
历史知识
上谕怎么写好看:
上谕历史词典解释
①又称谕旨,俗称圣旨。一般指皇帝的命令和指示。凡皇帝主动发布的指示性命令称谕,根据臣工的请示报告而发布的答复性指示称旨。②清代文书名称。下行文。乃皇帝发布日常政令之体裁,为清代所独有。雍正以前,一般由南书房词臣或内阁官员起草,主要通过内阁发布或直达于部院。设军机处后,概由军机处撰拟,经皇帝阅定后,凡属国家重大政令需要中外臣民所共知者,即由内阁公布,为明发上谕,称作“内阁奉上谕”或“内阁奉旨”。凡属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等机密不便发抄者,即以军机大臣奉旨之名义,由军机大臣用寄信形式,直接转达给应该接受和执行上谕之大员,为廷寄上谕,简称寄信、廷寄,称作“军机大臣字寄”或“军机大臣密寄”。此类谕旨涉及外省者,均由军机处封交兵部捷报处递发;事关在京部院者,则由军机处以交片文书转达。
词语分解:
- 上谕的解释 古时皇帝以诏书形式发布的命令、告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系列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不平等条约,都是从这里发出“上谕”签订的。——故宫博物院
- 上的字典解释 上 shàng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
- 谕的字典解释 谕 (諭) yù 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面谕
历史知识推荐:皇甫商
?—303 西晋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皇甫重弟。西州豪族。赵王司马伦用为梁州刺史。伦败,诣河间王颙。颙长史李含以为不宜亲之,遂生嫌隙。齐王冏辅政,任为参军。冏诛,长沙王乂又任为参军。曾告发顒、含谋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上谕历史


精彩推荐:
汉中县
旧县名。年改汉中市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年撤销,复设汉中市。宜阳郡
北魏孝昌初置,属司州。治所在宜阳县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东魏天平初为阳州宋思礼
唐人,字过庭。事继母至孝。补萧县主簿。会大旱,井池涸,母羸疾,非泉水不适口,传说木贡村
即今湖北恩施市西北六十八里沐抚镇。清乾隆时移县丞驻此。都尔德
生卒清满洲镶蓝旗人,觉尔察氏。安费扬古孙。顺治初,授刑部理事官。从入关,破潼关,陶宗仪
生卒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慕容廆
生卒字弈洛环,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鲜卑人。鲜卑单于慕容涉归子。晋武帝时,降附,智𫗱
隋初颍川治今河南许昌人,后迁往荆州华容今湖北潜江东南。俗姓陈,字德安。其父为梁元哑子谩尝黄蘖味难将苦口对人言
谩作漫。枉,徒然。黄糵一作黄柏。落叶乔木,树皮可入药,味苦。哑巴吃了黄柏,嘴里很协镇
清朝绿营军官副将之别称。清代对副将敬称协镇。参看副将条。郑珣瑜
生卒字元伯,郑州荥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大历中入仕。贞元时拜河南尹,清静惠下,贱敛徐晦
生卒进士擢第,又登直言极谏制科。历官中书舍人,福建观察使等。性强直,不随世态,为太子内直备身幢主
参见太子内直备身五职。研经铸史
研究精通经史。儿女英雄传三三回安老爷虽是研经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并茱萸山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魏书地形志吕县有茱萸山。寰宇记卷徐州彭城县茱萸山在县东北八十横桥
即中渭桥。参见渭桥。三辅黄图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处置使司
官署名。辽置,属南面边防官。太宗时韩德枢曾为平滦营三州处置使,掌三州边防军事。干夷
即旰夷。陆凯贵盛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都令史
即尚书都令史。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