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
历史知识
杜如晦怎么写好看:
杜如晦历史词典解释
585—630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克明。少聪悟,喜文史。隋末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秦王李世民(太宗)引为府兵曹参军,常从征讨,筹谋机密,临机而断,深为时辈所服,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武德九年(626)参与玄武门之变,擢兵部尚书。累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擢吏部尚书。次年,进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时天下新定,台阁规模及典章制度皆二人裁定。人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言良相则必曰“房杜”。以疾卒,太宗痛悼,手诏虞世南制碑为念。
杜如晦
词语分解:
- 杜如晦的解释 杜如晦585-630 : 唐初大臣。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隋末曾任滏阳尉。后归唐,助李世民筹谋,临机善断。参预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得帝位。官至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有“房谋杜断”之称。
- 晦的字典解释 晦 huì 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晦朔
历史知识推荐:莨纱
又称香云纱。将已精练的丝织品,用薯莨块茎浸出液进行染整加工,采用平纹坯绸加工的,称为栲绸;采用纱类坯绸加工的产品之一,亦称香云纱。适于作夏季服装材料,是中国南方著名纺织品特产。加工方法,相传是将薯莨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杜如晦历史


精彩推荐:
大成比吉
约又称把汉比吉。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把汉那吉之妻。隆庆四年随夫降明,归后感激明朝团旺
即今山东莱阳市西南团旺镇。年五龙县由莱阳市南穴房庄迁治于此。士籍
宋末地方官府所编本地举人名籍。咸淳七年置。凡举人之家,皆编排成保伍。每家开具乡贯帕克里宗
亦名帕尔宗。即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帕里。藏语意为猪山。清乾隆卫藏通志卷帕里即帕克哩。卢群
生卒字载初,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建中末任监察御史江西行营粮料使。贞元六年入拜侍御史郭英
或明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五年投朱元璋军,日见亲信,以郭四呼之。大小百余战,西河郡
又名河西郡。战国魏文侯时置。当因在黄河之西而得名。史记吴起列传吴起为西河守,甚有高济
字叔民,允族叔。初为中书博士。太武帝时,封浮阳子。后为沧水太守。卒,年六十七。参克狐寨
即克胡寨。今山西临县西克虎寨镇。明史地理志汾州府临县西北有克狐寨巡检司。即此。矜名嫉能
矜自夸。夸耀自己的名声而嫉妒贤能的人。汉崔寔政论其达者或矜名嫉能,耻善策不从己出长沙岭
在今贵州思南县南。方舆纪要卷石阡府苗民司长沙岭在司治今思南县南尧民里东。清一统志阮肇
见刘晨。宣统
清末代皇帝溥仪年号。凡三年。入民国后,清宫中继续使用此年号,直至年溥仪被逐出宫止飞狐关水
在今河北蔚县西南。水经水注飞狐关水西北流,径南舍亭西,又径句琐亭西,西北注祁夷水峨眉老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陆通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橐卢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张天纲
金霸州益津人,字正卿。卫绍王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累拜监察御史,以鲠直闻。哀宗时,知竹符
同竹使符。唐权德舆送孔江州诗才子厌兰省,邦君荣竹符。上都分台
官署名。御史台分支机构。元世祖至元五年五月,在上都建御史台官署。九年,御史台署迁陈义高
生卒元福建人,字宜文,号秋岩。道士。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提点洪州玉隆宫,后入晋王邸。徐凤
生卒东汉九江阴陵人。顺帝建康元年武装起事于当涂,攻占郡县,称无上将军,遣别帅黄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