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王大臣会议
历史知识
议政王大臣会议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国议。清初满族贵族参预国政之政治制度。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筹建后金政权之际,时特置议政大臣(即理政听讼大臣)五人佐理国事,与诸贝勒每五日集朝一次,协议国政,公断是非。天命七年(1622)后,实行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十一年九月,皇太极嗣位,为加强君权,分散诸王贝勒权力,命八旗总管大臣(固山额真)均参加议政。后又将议政范围扩大到贝子,定每旗各设议政大臣三人。此后,议政制度逐渐成为王大臣共同辅政的一种形式。顺治元年(1644),于内廷设议政处,以为议政王大臣的办公处所。其议政形式有两种:一是廷议,即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发者,由议政王大臣“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二是交议,即凡奉旨交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事件,由内阁转交议政处,王大臣共同会议后核奏。雍正年间成立军机处后,重要军国大政皆由军机大臣承旨遵办,王公大臣议政制度遂废。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正式取消。
词语分解:
- 议政的解释 议论政事。 汉 王充 论衡·效力:“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论道议政,贤儒之力也。” 宋 韩元吉 读<管子>:“则 仲 之与 桓公 平日谋国议政者,其亦详矣。”清史稿·太宗纪二:“﹝ 崇德 二年夏四月﹞丁酉,命固山贝子 尼堪 、 罗託 、 博洛 等预议国政。增置每旗议政大臣三人,集羣臣諭之曰:‘向者议政大臣额少……今特择尔等置之议政之列,当以民生休戚为念,慎勿怠惰,有负朝廷。’”
- 会议的解释 1 ∶集合三人以上相与议事,并遵循一定的议程,所举行的一种集会管理委员会会议2 ∶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 ∶特指基督教会主教及其他领导人讨论并解决教义、教会管理、教规和其他问题的一种集会
历史知识推荐:宛县
春秋楚邑,秦昭襄王置县。治今河南南阳市。战国时为楚著名铁产地。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汉在此置工官、铁官。新莽时置五均官,为五都之一。地皇四年23,新市、平林诸将在此立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三国魏为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议政王大臣会议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不待白首今同归
源见白首同归。谓同时死亡。宋陈与义邓州西轩书事诗之六杨刘相倾建中乱,不待白首今同曳裾
借指奔走依附权贵。唐韩翊宴吴王宅诗莫言词客醉,犹得曳裾还。参见曳裾王门洪文抚
南康建昌今属江西人。南唐时,曾祖谔为司仓参军,子孙众多,以孝悌著称。六世同居,室海屋
同海屋添筹。唐卢照邻于时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诗海屋银为栋,云车电作鞭。明徘徊镇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徘徊镇。明嘉靖武安县志卷有徘徊镇。在河北省武安市西南部南洺河北朝奉大夫
官名。北宋前期,为正五品下文散官。神宗元丰三年废文散官,用为文臣新寄禄官,取代旧跋陀
西域今敦煌以西地区人。孝文帝时名僧。受帝敬重,下令于少室山北,立少林寺居之。公给菲衣恶食
见菲食薄衣。宋史李韵传九重,卧薪尝胆,使上下改虑易听,然后可图。陈宜
明江西泰和人,字公宜,号静轩。正统七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历官至兵部侍郎。为人和青祈渰
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常州府无锡县青祈渰,志云,梁溪迤逦而南,至城一目数行
同一目十行。西湖二集商文毅决胜擒满四商辂后来渐渐长大,读书识字,便出口成章,一目方震孺
生卒明安庆府桐城人,徙居凤阳寿州。字孩未,号念道。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沙县知县,殷琰
生卒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北人。初为江夏王刘义恭征北行参军,累迁至豫州刺史。宋明帝时欢忻踊跃
见欢欣踊跃。元史窦默传天下生民莫不,引领盛治。阿得酋
地名。即今云南德钦县县治。明代属云南丽江府。李光祚
党项人。宋初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捧牙将。淳化五年,被继迁缚之,以兵袭继捧。后任继玉枝卜寿
东方朔从西那汗国归来时,得声风木十枝,传说可以卜人的吉凶。汉郭宪洞冥记载东方朔从愁眉蹙额
因发愁而紧皱眉头。茅盾血战后一周年内地的小商人为了上海钱庄不通而愁眉蹙额。李六如河口市
在今广东五华县北大坝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长乐县有河口墟。旧市名。年以河口对汛督办林觉民
生卒清末福建闽县人,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修学,毕业后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