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历史知识
二十四节气历史词典解释
历法名词。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概念。本为民间对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总称。古称二十四气。西周和春秋时,已经利用圭表测日影定出冬、夏至和春、秋分四个节气。史载《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已有八个节气;至《淮南子·天文训》中则有今所用之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其划分方法有两种:(一)平气,将一回归年长度等分二十四份,每份15.22日。从冬至开始,等间隔地顺次安排节气和中气。同两个节气的时间比一朔望月要长,所以有可能出现一个月内只有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太初历》规定:节气可在前一月的后半月或本月的前半月出现,但中气一定要在本月出现,如果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就定为上一月的闰月。此方法为后来所沿用。(二)定气,由于观测进步,发现太阳在黄道上视运行不均匀,因而历法家提出将周天等分二十四份,按太阳运行到每一个分点时,则为某节气的时刻,这样节气的时间间隔不均匀。每年冬至前后太阳视运行快,一气14.718日;夏至前后太阳视运行慢,一气则15.732日。定气主要在历法计算中使用。中国古代
日用历谱都用平气,至清《时宪历》,才正式用定气。二十四节气的建立,起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表示季节、气温、雨量和物候的记录。中国幅员广大,在同一节气中各地区气候变化不同,农事活动亦各异。二十四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日期大体固定,前后不差一、二天;与太阳黄经度关系列于下表:春 季 | 节气名称 | 立春(正月节) | 雨水(正月中) | 惊蛰(二月节) | 春分(二月中) | 清明(三月节) | 谷雨(三月中) |
节气日期 | 2月 4日或5日 | 2月 19日或20日 | 3月 5日或6日 | 3月 20日或21日 | 4月 4日或5日 | 4月 20日或21日 | |
太阳到达黄经度 | 315° | 330° | 345° | 0° | 15° | 30° | |
夏 季 | 节气名称 | 立夏(四月节) | 小满(四月中) | 芒种(五月节) | 夏至(五月中) | 小暑(六月节) | 大暑(六月中) |
节气日期 | 5月 5日或6日 | 5月 21日或22日 | 6月 5日或6日 | 6月 21日或22日 | 7月 7日或8日 | 7月 23日或24日 | |
太阳到达黄经度 | 45° | 60° | 75° | 90° | 105° | 120° | |
秋 季 | 节气名称 | 立秋(七月节) | 处暑(七月中) | 白露(八月节) | 秋分(八月中) | 寒露(九月节) | 霜降(九月中) |
节气日期 | 8月 7日或8日 | 8月 23日或24日 | 9月 7日或8日 | 9月 23日或24日 | 10月 8日或9日 | 10月 23日或24日 | |
太阳到达黄经度 | 135° | 150° | 165° | 180° | 195° | 210° | |
冬 季 | 节气名称 | 立冬(十月节) | 小雪(十月中) | 大雪(十一月节) | 冬至(十一月中) | 小寒(十二月节) | 大寒(十二月中) |
节气日期 | 11月 7日或8日 | 11月 22日或23日 | 12月 7日或8日 | 12月 21日或22日 | 1月 5日或6日 | 1月 20日或21日 | |
太阳到达黄经度 | 225° | 240° | 255° | 270° | 285° | 300° |
词语分解:
- 节气的解释 根据太阳的位置,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二十四个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通常也指每一点所在的那一天
历史知识推荐:宾先吧芝
荷兰人。外交使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奉荷兰国王命使华。曾觐见圣祖,请扩大贸易,被清廷准为五年通贡一次,并受圣祖之托传信俄国,速派使臣来华议定疆界,以息雅克萨争端。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二十四节气历史


精彩推荐:
绝国殊俗
并列身处异国不同风俗的土地上。文子精诚天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旨,,莫不重译而至梅山水库
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南淮河支流史河上游。治淮主要工程之一。年动工,年建成。控制流月活
明清农业雇工,按月计工资者,名月活。清云南铜矿厂矿工之一种,按月计酬,去留自由。汪元爵
生卒清江苏镇洋人,字伯孚,一字竺君,又字笃君。嘉庆举人。官刑部郎中。有泾西书屋诗八里庙
集镇名。在吉林省梨树县中南部昭苏太河西岸。梨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清光绪年间建位尊贱隔
唐韩愈与陈给事书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甘雨随
同甘雨随车。清薛时雨题吴仲山督部望三益斋诗稿即送赴川督任诗八闽两浙困兵燹,轺车一才高咏絮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卖弄风骚
述宾风骚,指女子举止轻佻。指女子在别人面前故意显示炫耀自己的魅力和女性特性。王火任父
同任公子。文选左思吴都赋术兼詹公,巧倾任父。刘逵注任父,任公子也。前蜀韦庄渔塘十脱脱火孙
即脱脱禾孙。铜人流泪
同铜仙泪。清钱谦益甲午春日观吴园次怀人诗卷怆然有感次韵铜人流泪自何年,历历开元在尔朱代勤
荣祖父。太武帝贺皇后舅。参战有功,位至肆州刺史,封梁郡公。孝文帝时卒。年九十一。驾部司
见驾部。陈抟抚掌
同陈抟堕驴背。柳亚子次韵和刘仁女士之一驴背陈抟应抚掌,瓮头李白剩吟诗。仁义之师
为伸张正义而组成的军队。原作仁义之兵。荀子议兵此四帝两王皆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也。毛伦
元诸暨人,字仲庠。工画墨牛及木石。居贫自乐,放情吟啸,与游者多名人。或劝之仕,则秩史
官名。县之属吏。战国时秦国置。职掌不详。史记六国年表秦孝公十三年前,初为县,有秩思而不学
思思考。学学习。一味思考而不学习。指爱好空想而不愿读书的那种不良学风。语出论语为土龙刍狗
刍草。土捏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实用或名不符实。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今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