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大夫
历史知识
资政大夫怎么写好看:
资政大夫历史词典解释
散阶称号。金代始置,为文散官。正三品中,属四十二阶之第十阶。元代沿置,升为正二品,宣授。明代为文职正二品之升授。清初沿置,为文职正二品及武职中属八旗者正、从二品之封赠。乾隆三十二年(1767),始专封文职正二品,八旗正、从二品改同绿营,分别封武显大夫、武功大夫。
词语分解:
- 资政的解释 1.帮助治理国政。 唐 道宣 叙元魏太武废佛法事:“帝讳 燾 ,以 明元帝 泰常 八年即位,时年八岁,尚在幼冲,资政所由,唯恃台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有资政新篇。2.官职名。 宋 代置 资政殿 大学士,授予罢政的宰相或其他大臣。简称“资政”。3.官职名。 金 置资政大夫一职,系正三品的文散官。 元 改为正二品。 明 清 皆因之。4.官职名。 民国 时期,总统府亦置资政若干人,由总统选聘
- 大夫的解释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三6*级,“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历史知识推荐:孟景翼
南朝昌平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字道辅。道士。曾撰正一论,认为“道之大象即佛之法身”。梁武帝天监二年503,令置大、小道正时,为大道中正。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资政大夫历史


精彩推荐:
草长莺飞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文选卷四十三丘文此四寝不遑安
不遑不暇。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躬擐甲胄,栉风沐雨,东密云镇
在北京市密云县西南部白河东侧。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县人民政府驻地。人口万。镇以扫地已尽
比喻消失无余。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四李笠翁十二种曲,举世盛传。余谓其科诨谑浪弘德殿
在今北京故宫乾清宫之西。明建,初名肃雍殿,万历十一年改为弘德殿。清穆宗曾就读于此叶家山
一名榜山。又名梅坡。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南四里。清一统志沅州府一叶家山潕水经其善阐城
唐南诏后期以拓东城改名,为善阐府治。在今云南昆明市旧城南关外。元史地理志中庆路凤洛州
十六国前燕建熙六年置,治所在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角。前秦改为豫州。大梁
战国魏都邑。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魏惠王九年前一说六年或三十一年,自安邑徙都于此,湘山祠
源见湘妃竹。供奉湘水神的庙宇。在洞庭湖君山上。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浮江,至湘山祠,侍中祭酒
官名。汉之侍中三国魏之散骑常侍,功高者并为祭酒,侍中祭酒之名盖源于此。南朝齐设侍郑湜
宋福州闽县人,字溥之,号补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光宗即位,为秘书郎,所陈皆谠论。隙中观斗
宋苏轼超然台记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王朴
五代时东平今山东鄄城东人,字文伯。后汉乾祐状元。为校书郎。见隐帝少弱,将相交恶,罗含
字君章,桂阳耒阳今属湖南人。荥阳太守罗绥子。有才学,善文章。初为郡主簿,转桓温征齐大非偶
左传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山东盐法续增备考
书名。清佚名编。六卷。继嘉庆十三年续修盐法志,辑录是年至道光八年有关山东盐法条例公勉仁
生卒明山东蒙阴人,字尚德,号西埠。弘治三年进士。授行人,升御史,历太仆寺少卿。正京兆画蛾眉
同张敞画眉。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不能京兆画蛾眉,翻向成都骋驺引。江澂
明江西南城人,字景吴。成化十七年进士,历任建平宁海黟县知县。所至廉静有声,亲至田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