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四十五·古冢狐(戒艳色也)》
全文:
香山居士习禅味,空色色空应一致。
如何再三于色中,真色假色辨不置。
真色谓之褒妲伦,假色谓之狐妖类。
设云取譬犹或可,竟谓化人实怪事。
艳色固宜戒,怪语亦应忌。
嬖惑淫奔已见前,似此重儓出何意。
参考注释
取譬
打比方;寻取比喻。《诗·大雅·抑》:“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明 张纶 《林泉随笔》:“ 唐 韩子 言医师之用药,匠氏之用木,有如相之用人。其取譬可谓亲且切矣。” 何其芳 《扇上的烟云》:“有时我真慨叹着取譬之难。”
化人
(1).有幻术的人。《列子·周穆王》:“ 周穆王 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 张湛 注:“化幻人也。” 清 赵翼 《<小仓山房集>中有<咏物诗>戏用其韵镜》诗:“谁从对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
(2).指有道术的人。《关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
(3).佛教谓佛、菩萨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者。《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 周穆王 时, 文殊 、 目连 来化, 穆王 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 宋 苏轼 《同正辅表兄人游白水山》诗:“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躡飞鞚。” 王十朋 注:“ 自水巖 有大足迹,世谓之佛迹。今‘化人’,则借以言佛耳。”
(4).仙人。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歷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貺。” 金 雷琯 《龙德宫》诗:“綵仗竟无金母降,仙裾犹忆化人携。” 清 吴伟业 《海市》之二:“灝气空濛万象来,非烟非雾化人裁。”
(5).劝化人;教化人。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夫帝王之道,理世也;释氏之教,化人也。理世之与化人,盖殊路而同归。” 宋 王禹偁 《柳府君墓碣铭》:“有 唐 以武勘乱,以文化人。”
怪事
奇怪的事情:咄咄~。
乾隆名句,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四十五·古冢狐(戒艳色也)名句
猜你喜欢:
- 齐天乐(令狐佥迁新廨)赋梅〔宋代〕
- 月夜与宗子登虎邱二首·其二白悦〔明代〕
- 庆元三年奉上孝宗徽号三首真宗〔宋代〕
- 贺张父寺丞新长凤雏杨万里〔宋代〕
- 岁晚许昌城隅登楼作宋庠〔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