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储光羲的《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
全文:
自初宾上国,乃到邹人乡。
曾点与曾子,俱升阙里堂。
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
三居清宪台,两拜文昌阁。
为道既贞信,处名犹謇谔。
铁柱励风威,锦轴含光辉。
夜闻持简立,朝看伏奏归。
洞门清佩响,广路玉珂飞。
骧首入丹掖,抟空趋太微。
丝纶逢圣主,出入飘华组。
愔愔宿帝梧,侃侃居文府。
海内语三独,朝端谋六户。
善计在弘羊,清严归仲举。
侍郎跨方朔,中丞蔑周处。
天眷择循良,惟贤降宠章。
分符指聊摄,为政本农桑。
籍籍歌五袴,祁祁颂千箱。
随车微雨洒,逐扇清风飏。
既以迁列国,复兹邻帝乡。
褰帷乃仍旧,坐啸非更张。
居敬物无扰,履端人自康。
薄游出京邑,引领东南望。
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穑黄。
成皋天地险,广武征战场。
道丧苦兵赋,时来开井疆。
霏霏渠门色,晻晻制岩光。
徒念京索近,独悲溱洧长。
大明潜照耀,淑慝自昭彰。
昔岁幸西土,今兹归洛阳。
同焉知郑伯,当辅我周王。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上国
(1).指国都以西的地区。《左传·昭公十四年》:“夏, 楚子 使 然丹 简上国之兵於 宗丘 。” 杜预 注:“上国,在国都之西。西方居上流,故谓之上国。”
(2). 春秋 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与 吴 楚 诸国相对而言。《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吴子 ﹞使 延州来 季子 聘于上国,遂聘于 晋 ,以观诸侯。”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上国,中国也。盖以 吴 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国语·吴语》:“ 越 灭 吴 ,上征上国。” 韦昭 注:“上国,中国也。” 三国 魏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 ﹞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3).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后汉书·陈蕃传》:“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 李贤 注:“上象四七,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故曰下应分土,言皆以辅王室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吾虽德薄,位为蕃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 唐 白居易 《祭迴鹘可汗文》:“抚有九姓,制临一方,气吞诸戎,名播上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惟 布达拉 一区,其土膏衍,其人秀好,其音 华夏 ,故 吐番赞普 都之,以鞭挞四夷,抗衡上国。”
(4).指京师。 南朝 梁 江淹 《四时赋》:“忆上国之綺树,想 金陵 之蕙枝。”《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二年》:“今海内无事,自上国来者,皆言天子聪明英武,志欲致太平,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 胡三省 注:“时藩镇窃据,自比古诸侯,谓京师为上国。”《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储光羲名句,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名句
猜你喜欢:
- 和曾待制游两山陆游〔宋代〕
- 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黄庭坚〔宋代〕
- 鄱江楼晚望洪咨夔〔宋代〕
- 元珍弟酌别赋此赠之楼钥〔宋代〕
- 和周次公韵送郑恭叔城南并简次公陈文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