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全文:
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
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
疏渠望修竹,凛凛丈人行。
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
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
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
丞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
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
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
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
我穷海滨卧,局促隐雾瘴。
远公有佳招,子猷得真养。
风庭散凫鹜,傥许共清旷。
茗碗烦屡移,早秫行可酿。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九奏
指古代行礼奏乐九曲。《书·益稷》“《簫韶》九成,凤凰来仪” 孔 传:“备乐九奏而致凤凰” 孔颖达 疏:“成,谓乐曲成也。 郑 云:‘成,犹终也。每曲一终,必变更奏。’故经言九成,传言九奏,《周礼》谓之九变,其实一也。”《史记·赵世家》:“ 简子 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序》:“ 微之 梦得 尝云:‘此乃九奏中新声,八珍中异味也。’”参见“ 九成 ”。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一唱
谓一声歌唱。 晋 陆机 《拟古诗·东城一何高》:“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唐 李白 《丁都护歌》:“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李弥逊名句,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