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回銮即事·其三》
全文:
天公玉戏变暄寒,迤逦银衢碾翠銮。
回望五台霄汉上,虚无真作化城观。
参考注释
天公玉戏
称下雪。 宋 陶穀 《清异录·天文》:“比丘 清传 ,与一客同入 湖南 ,客曰:‘凡雪,仙人亦重之,号天公玉戏。’”
暄寒
(1).犹寒暄。谓谈天气和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蔡撙传》:“自詹事以下咸来造謁……及其引进,但暄寒而已,此外无復餘言。” 唐 徐凝 《奉和鹦鹉》:“毛羽曾经剪处残,学人言语道暄寒。”
(2).犹寒暑。亦指年岁。《梁书·王僧孺传》:“近别之后,将隔暄寒,思子为劳。”《陈书·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歷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唐 黄滔 《刑部郑郎中启》:“遂使一换暄寒,三更扬歷。”
迤逦
亦作“ 迤里 ”。亦作“迆邐”。1.曲折连绵貌。 南朝 齐 谢朓 《治宅》诗:“迢遰南川阳,迤邐西山足。” 宋 柳永 《凤栖梧》词之三:“玉树琼枝,迆邐相偎傍。” 丁玲 《小火轮上》:“她把眼从窗户望出去,是迤逦不断的青山。”
(2).指唱歌声和鸟鸣声的悠扬圆转。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春晓》套曲:“迤邐鶯啼共燕语,偏向闲庭户。”
(3).斜延貌;延伸貌。 宋 苏轼 《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盖本处地势,自 银林堰 以西,地形从东迤邐西下。” 郑观应 《盛世危言·边防上》:“在东北、西北,由 东三省 、内外 蒙古 迤邐而至 新疆 ,又在在与 俄 接壤。”
(4).缓行貌。《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柳七 官人别了众名姬,擕着琴剑书箱,扮作游学秀士,迤邐上路。”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頽僵如尸,幸赖 法忍 扶余,迤邐而行。” 汪曾祺 《故里三陈》:“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
(5).渐次;逐渐。 宋 苏轼 《与杨元素书》之八:“厥直六百千,先只要二百来千,餘可迤邐还。” 宋 贺铸 《更漏子》词:“迆邐黄昏,景阳鐘动,临风隐隐犹闻。”《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阮三 ﹞每夜如此,迤邐至二十日。”
乾隆名句,回銮即事·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