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吕陶的《和提举游上方南禅十韵》
全文:
宿约游云谷,晨兴过寺扉。
雨声随步急,暑气逐风微。
正午逢晴照,层霄敛夕霏。
江涛千里涌,城郭万山围。
清集同挥麈,高谈及转玑。
虚凉河朔饮,萧散道家衣。
适意朋簪盛,回头世网非。
棋休誇小胜,禅莫问馀机。
对景聊行乐,因吟欲赋归。
高人应笑我,白首恋轻肥。
参考注释
河朔饮
《初学记》卷三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大驾都 许 ,使光禄大夫 刘松 北镇 袁绍 军,与 绍 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於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 河 朔有避暑饮。”后因以“河朔饮”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实无 河 朔饮,空有 临淄 汗。” 北周 庾信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欣兹 河 朔饮,对此 洛阳 才。” 清 曹寅 《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 河 朔饮,深杯未足。”亦省作“ 河朔 ”。 唐 王勃 《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浊醴,是 河 朔之平生;雄笔清词,得 高阳 之意气。” 清 孙枝蔚 《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会追 河 朔,凉风满北窻。”
萧散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 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2).萧条;凄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 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 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道家
先秦时期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
吕陶名句,和提举游上方南禅十韵名句
猜你喜欢:
- 不可同日而语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七十三》
- 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
- 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韩非及后人《韩非子·解老》
-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村家徐元杰〔宋代〕
- 同钱则父登郡城观予所和梅仲潜金山吊东鲁林林表民〔宋代〕
- 送僧归南岳项斯〔唐代〕
- 早起杨厚〔唐代〕
- 咏金刚六如·其一·梦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