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丘崇的《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其十·渔艇》
全文:
世路风波恶,扁舟去住轻。
中流发清唱,千古有遗声。
参考注释
中流
(1) 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清唱
不化妆演唱一段至数段戏曲唱腔的表演形式
千古
(1) 指久远的年代
千古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
纵有千古。——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成为千古罪人
(2) 永远地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周*恩*来
千古奇闻
(3) 婉辞,哀悼死者,表示永别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遗声
(1).指过去留下的乐曲。《礼记·乐记》:“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之一:“ 齐 都无遗声, 桐乡 有餘謡。”《宋史·乐志十七》:“此谱,相传即 开元 遗声也。”
(2).犹馀音。 三国 魏 繁钦 《与魏文帝笺》:“而此孺子遗声抑扬,不可胜穷,优游转化,餘弄未尽。” 南朝 宋 鲍照 《乐府·升天行》:“ 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宋 苏轼 《张安道见示近诗》:“云见 浮丘伯 ,吹簫明月岑。遗声落 淮 泗 ,蛟鼉为悲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四出:“人人侧耳,尽息喧嚣,真个是遗声振木,游响停云。”
(3).泛指留下声音。 金 元好问 《秋望赋》:“菊鲜鲜而散花,雁杳杳而遗声。”
(4).谓留下好名声。 三国 魏 曹植 《任城王诔》:“王虽薨徂,功著丹青。人谁不没,贵有遗声。”《宋书·颜延之传》:“若不能遗声,欲人出己,知柄在虚求,不可校得。”
丘崇名句,和朱子武夷杂咏十首·其十·渔艇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 信命者,亡寿夭;信理者,亡是非;信心者,亡逆顺;信性者,亡安危。列子及其弟子《列子·力命》
-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吴文英《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 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 得故人消息李中〔唐代〕
- 望卞山怀石林翁韩元吉〔宋代〕
- 和之美讽古二首司马光〔宋代〕
- 中牟县经鲁公庙(尝修名臣略,系司徒公)窦群〔唐代〕
- 既绝湖得顺风顷刻已见弁山二首赵蕃〔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