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弘诲的《赠聪上人·其一》
全文:
定中观自性,趺坐已多年。
为了斋僧愿,来寻结众缘。
心空涵水月,境寂见人天。
若问西来意,忘言得妙诠。
参考注释
来意
(1) 到这里来的意图
请说明来意
(2) 未来的情况
来意如何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王弘诲名句,赠聪上人·其一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杜甫《柏学士茅屋》
- 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姜子牙《六韬·文韬·明传》
-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二八则》
-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