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全大震的《送万履安下第归明州四首·其二》
全文:
云间每栾栾,始平比寥寥。
余最负世僇,凶闵亦荐交。
踸踔京邑尘,玄亭莫解嘲。
仗子小吐气,秋空摩健雕。
相与望浮云,遂可屏牢骚。
复赖兹弦器,为君中夜操。
二三弟兄情,庸得昧久要。
参考注释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弟兄
(1) 弟弟和哥哥
亲弟兄
(2) 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久要
(1).旧约。《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久要,旧约也。平生,犹少时。” 邢昺 疏:“言与人少时有旧约,虽年长贵达,不忘其言。”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着他回本乡去,认了伯父伯娘,着他一家儿团圆,也见的我久要不忘之意。”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咏怀》诗:“丈夫贵久要,焉念睚眦仇。”
(2).旧交。《文选·曹植<箜篌引>》:“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刘良 注:“久要,久交也。” 唐 沉亚之 《秦梦记》:“公谓 亚之 曰:‘本以小女将託久要,不谓不得周奉君子而先物故。’” 宋 王安石 《老人行》:“古来人事已如此,今日何须论久要。” 明 汪錂 《春芜记·访友》:“忆昔风尘订久要,奈雌伏盐车老。”
全大震名句,送万履安下第归明州四首·其二名句
猜你喜欢:
-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李毓秀《弟子规·出则弟》
-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王通《中说·卷四·事君篇》
-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 舟行崇德陈必复〔宋代〕
- 壬子夏偶成李曾伯〔宋代〕
- 再次仁季咏梅韵曹彦约〔宋代〕
- 题恽寿平临各家画册·其二·柳堤春牧(惠崇)乾隆〔清代〕
- 菩萨蛮(辛亥二月雪)赵师侠〔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