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何吾驺的《同王非态宗伯游慈慧寺兼访愚庵上人》
全文:
朝光閒接轸,乘兴即寻僧。
杖隐疑为石,龛栖不断灯。
凭高观六海,谈远出三乘。
證义都无著,因君得未曾。
参考注释
朝光
(1).早晨的阳光。 南朝 宋 鲍照 《代堂上歌行》:“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 唐 杜甫 《晦日寻崔戢李封》诗:“朝光入瓮牖,尸寝惊弊裘。” 宋 梅尧臣 《闻角》诗:“高树朝光动,城头落海蟾。”
(2).指朝阳或太阳。 唐 孟郊 《寄张籍》诗:“夜镜不照物,朝光何时昇。” 刘师亮 《续青羊宫花市竹枝词》:“邀邀约约踏春行,难得朝光陡放晴。归去大家休性急,今年通夜不关城。”
接轸
(1).车辆相衔接而行。形容其多。 汉 张衡 《西京赋》:“冠带交错,方辕接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宝光寺》:“雷车接軫,羽盖成阴。”
(2).形容人才济济。《宋书·顺帝纪》:“然犹正士比轂,奇才接軫。”《旧唐书·则天*皇后纪》:“观夫 武氏 称制之年,英才接軫,靡不痛心於家索,扼腕於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
(3).喻接近,靠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 胡 越 起于轂下,而 羌 夷 接軫也。” 唐 孙恂 《猎狐记》:“然僻居与山藪接軫,豺狼所嘷,若復固拒,是见溺而不援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后序》:“ 长沙 忧国,惧足首之倒悬; 臣朔 上书,戒 羌 戎 之接軫。”
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何吾驺名句,同王非态宗伯游慈慧寺兼访愚庵上人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周兴嗣《千字文·全文》
-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 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兵不可轻也。李大师、李延寿《南史·列传·卷二十五》
- 焉知后之视今,不如今之视昔也?王通《中说·卷七·述史篇》
- 贺潘寅生婚联* 〔清代〕
- 谢葛汝州宁卿遗公库酒肉薪米陈恬〔宋代〕
- 禅人画师像请赞释如珙〔宋代〕
- 望大江方回〔宋代〕
- 喜杨道行徵会濮上呈李伯承穆敬甫陈翼甫佘翔〔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