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李真人的《菩萨蛮》
全文:
还丹秘诀将何作。
因师口授亲糟粕。
未悟莫施为。
前程路**。
寻文终不的。
义在文中出。
文义纵惺惺。
抟量早晚成。
参考注释
文义
(1).文章的义理;文章的内容。《汉书·扬雄传下》:“今 扬子 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於圣人。”《晋书·后妃传上·左贵嫔》:“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南齐书·陆澄传》:“ 澄 当世称为硕儒,读《易》三年,不解文义。”
(2).亦作“ 文谊 ”。文字的意义。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竟有只顾串合,不询文义之通塞,事理之有无,生扭数字作曲名者,殊失顾名思义之体。” 清 俞樾 《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一》“救守不可取”:“ 毕氏 沅 校本,不解前后文谊。” 章炳麟 《文学说例》:“是‘乐相乐’为当时常语也。斯二者必求其文义,则窒阂难通,诚以韵语异於他文耳。”
(3).文辞。《晋书·李玄盛传》:“通涉经史,尤善文义。”《宋书·颜延之传》:“时尚书令 傅亮 自以文义之类,一时莫及, 延之 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儿 睡去,梦见身为儒生,粗知文义。”《明史·刘显传》:“ 刘显 , 南昌 人,生而膂力絶伦,稍通文义。”
惺惺
指聪明机警的人
方信道,惺惺自古惜惺惺。——《西厢记》
李真人名句,菩萨蛮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王阳明《传习录·卷上·徐爱录》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
-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