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杨维桢的《大将军南征歌》
全文:
大将军,将天讨,出南征。
文如阿阁凤,武如牧野鹰。
兵行司马法,漕转屯田丁。
鹿山放麑万众泣,虎穴取■千人惊。
东屯西屯露书布,南奚北奚壶浆迎。
蛮奴授首,鳖子献城,三危送款,孤竹输平。
蓝之山,截海断;峡之水,吞湘汉。
大将军,持庙算,直向刑塘筑京观。
嗟嗟小蛮触,尚尔争雌雄。
将军大势破竹下,拾土补地裂中国。
长城无再坏,昆仑天柱无再折。
盘石永安,金瓯罔缺。
我颂摩崖千丈碑,大字如斗光夺目。
注:■——左“虎”右“兔”
参考注释
大将军
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以后历代沿置,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庙算
亦作“ 庙筭 ”。朝廷或帝王对战事进行的谋划。《孙子·计》:“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张预 注:“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於朝,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伏惟圣武英挺,略不世出,料敌制变,万里无差,奉而行之,实弘庙筭。”《旧唐书·李绛传》:“朝有正人,时称令德,入参庙算,出总师干。” 明 刘基 《感兴》诗之三:“神谋不是閭阎识,庙筭谁闻黼扆思。” 清 秦松龄 《杂感》诗:“授鉞亲贤庙算强,旌旗万里作巖疆。”
京观
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左传·宣公十二年》:“君盍筑武军,而收 晋 尸以为京观。” 杜预 注:“积尸封土其上,谓之京观。”《后汉书·皇甫嵩传》:“首获十餘万人,筑京观於城南。” 明 徐渭 《上督府公生日诗》:“鲸鯢久已封京观,翡翠行看出 越裳 。”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口血未乾, 陈 蔡 之社为京观。”
杨维桢名句,大将军南征歌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妙信《九日酬诸子》
-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四节》
- 消夏十咏·其一·荷乾隆〔清代〕
- 次韵王适一百五日太平寺看花二绝苏辙〔宋代〕
- 满庭芳(次韵姚令威雪消)史浩〔宋代〕
- 寄江东李判官皇甫冉〔唐代〕
- 南康赵明府赠予四诗和其首篇二首刘克庄〔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