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秦韬玉的《采茶歌(一作紫笋茶歌)》
全文: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
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团月。
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虬珠吐。
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看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天柱
(1).古代神话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训》:“昔者 共工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絶。”《神异经·中荒经》:“ 崑崙 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诗:“党徒们呀,快把你们的头颅借给我来!快把这北方的天柱碰坏!碰坏!”
(2).比喻负重任者。 田汉 《关汉卿》第五场:“可是自从读了 文丞相 的《正气歌》,才知道现在也还有这样不愧前人的地维、天柱,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气了。”
(3).耳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三六六引《长沙耆旧传》:“太尉 刘寿 少遇相师,相师曰:‘耳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东 平度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七·莱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絶顶巉巖,耸立如柱。”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汉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号为南岳,即此。《史记·孝武本纪》:“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东,登礼 潜 之 天柱山 。”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 潜县 属 庐江 , 南岳 霍山 也。”
(6).山名。在 浙江省 余杭县 北。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涤山 ﹞其右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 陕西 岐山 的别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四·凤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
(8).星名。属于东方七宿中的角宿。《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经》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宫内,近东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气也。”
露香
在露天焚香。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霍山显灵》:“一舟之人,皆分已死。主者露香望空而拜乞命。”《宋史·赵抃传》:“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 林纾 《张贞孝传》:“ 贞孝 露香告天,请减算以益母寿。”
瑟瑟
(1) 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形容颤抖
瑟瑟发抖
秦韬玉名句,采茶歌(一作紫笋茶歌)名句
猜你喜欢:
-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
-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荀子·天论》
- 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 古乐府司空图〔唐代〕
- 善谑驿淳于髠墓上有木斜出项安世〔宋代〕
- 送独孤拾遗先辈先赴上都李嘉祐〔唐代〕
- 游法华寺宋之问〔唐代〕
- 缺题·梳成松髻出帘迟桃花仕女〔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