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
全文:
春入林梢一再风,破寒匀染费天工。
虽然媚荡新妆别,只与横斜旧格同。
午枕乍醒铅粉退,晓奁初罢蜡脂融。
后来颜色休论似,夹路漫山取次红。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后来
属于随后的时间或时期的;继…之后出现的
后来的情况好多了
后来的行动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夹路
列在道路两旁。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双闕云竦以夹路,琼臺中天而悬居。” 唐 岑参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诗:“駟马映花枝,人人夹路窥。”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夹路苍冉古,迎人翠麓偏。”
漫山
满山,遍山。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麤俗。”
取次
亦作“ 取此 ”。1.随便,任意。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儿当兴卿门宗,四海将受其赐,不但卿家,不可取次也。” 唐 杜甫 《送元二适江左》诗:“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兀的不取次弃舍,等閒抛掉。” 汪文溥 《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 ,七贵三公取次看。”
(2).草草,仓促。《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何不揭毡看验之?取此行麁疎法令。” 宋 陆游 《秋暑夜兴》诗:“呼童持烛开藤纸,一首清诗取次成。” 元 朱庭玉 《青杏子·送别》曲:“肠断处,取次作别离。”
(3).次序。 北齐 斛律羡 《北齐乐歌》:“日日饮酒醉,国计无取次。”
(4).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 元 揭傒斯 《山市晴岚》诗:“近树参差出,行人取次多。” 清 朱彝尊 《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诗:“妙舞娑盘歇,华鐘取次催。”
(5).尴尬,进退两难。
范成大名句,次韵知郡安抚元夕赏倅厅红梅名句
猜你喜欢:
-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韩非及后人《韩非子·扬权》
- 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班固《汉书·传·司马迁传》
-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弟子《论语·尧曰篇》
-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 偈颂一一二首·其六十六释清远〔宋代〕
- 读本朝史有感十首项安世〔宋代〕
- 人日立春辇下作强至〔宋代〕
- 正月一日皇帝御大庆殿受文武百僚朝贺行上寿苏颂〔宋代〕
- 冬日读白集爱其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之句作陆游〔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