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宋庠的《送谢屯田徙治富顺监》
全文:
绿发仙郎冠誉髦,垦田分土汉家曹。
诏颁紫检琼芝熟,歌痊青天剑栈高。
巴蒟溢盘声书馔,郫筒环席荐春醪。
西征自叱忠臣驭,千古王尊直笔褒。
参考注释
郫筒
(1).竹制盛酒具。 郫 人截大竹二尺以上,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或朱或黑或不漆,用以盛酒。 唐 李商隐 《因书》诗:“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 宋 杨万里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诗:“万迭山连千涧水,双行缠伴一郫筒。” 明 谢榛 《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诗:“一对郫筒肠欲断,鶺鴒原上草萧萧。”
(2).酒名。相传 晋 山涛 为 郫 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一:“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 仇兆鳌 注:“《成都记》: 成都府 西五十里,因水标名曰 郫县 ,以竹筒盛美酒,号为郫筒。《华阳风俗録》: 郫县 有 郫筒池 ,池旁有大竹, 郫 人刳其节,倾春酿於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於竹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一本作“ 郫筒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所恨 蜀山 君未见,他年携手醉郫筒。”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或言 锦城 天下乐,郫筒美酒丙穴鱼。”
席荐
席子和草荐。亦泛指铺垫物。《仪礼·士昏礼》:“妇席荐饌於房。” 贾公彦 疏:“但醴妇时,唯席与荐,无俎。”《宋史·职官志五》:“内柴炭库,掌诸薪火,以给宫娥及宿卫班直军士薪炭席荐之物。” 元 李五 《虎头牌》第二折:“到如今枕着一块半头砖,土炕上、土炕上弯着片破席荐,畅好是恓惶也波天!”
草席。《韩非子·存韩》:“ 韩 事 秦 三十餘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蓆荐。”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天色已晚,这些时再无去处,借一领蓆荐儿来,外间里宿到天明,我便去也。”
春醪
春酒。 晋 陶潜 《拟挽歌辞》之二:“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宋 曾巩 《一鹗》诗:“归来礧嵬载俎豆,快饮百瓮行春醪。” 清 伊小尹 《春郊即事》诗:“犹有村氓知礼数,春醪肯为使君倾。”参见“ 春酒 ”。
宋庠名句,送谢屯田徙治富顺监名句
猜你喜欢:
-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 千里之马时一有,其利缓;驽马日售,其利急。韩非及后人《韩非子·说林下》
-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老子·道经·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