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方回的《题郑提学孔明敬斋》
全文:
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凶。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
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
孰为磨且奁,尘垢敢吾竞。
徐步冲牙和,俨立章甫正。
威严修德容,戒惧毓景行。
典谟冠百王,首言钦恭敬。
慎寅与只让,惴惴远机阱。
怠慢惟不敢,兹其所以圣。
三畏四勿传,孔颜曾思孟。
洛学至正叔,主一肃正命。
乾淳朱逮张,铭箴互规咏。
奥室鬼神临,寐枕雷霆迸。
凛若对庙祭,严于听军令。
古君子必尔,持身以莅政。
保家云仍长,理国强以靓。
繄予幼不学,乃有东家郑,一谨御万邪,道涯自孤泳。
何当跻公堂,幽话听犀柄。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洛学
指 宋 儒 程颢 、 程颐 的学说。因其是 洛阳 人,故名。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 淳熙 中尚 苏 氏文多宏放, 绍熙 尚 程 氏曰洛学。” 元 袁桷 《过扬州忆昔》诗之三:“高视 汉 庭无出右,清谈洛学竟成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宋儒议论之偏》:“ 朱文公 意尊洛学,故於 苏 氏门人,有意贬抑,此门户之见,非是非之公也。”
至正
(1).最中正之道。《庄子·骈拇》:“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郭象 注:“至正者不以己正天下,使天下各得其正而已。”《礼记·礼运》:“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 陈澔 集说:“王居其中,此心何所为哉?不过守君道之至正而已。”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先帝曰:‘兴吾六州善心者, 田兴 也。使 兴 弘吾至正,不亦可乎!’”
(2).最正常。《史记·历书》:“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
主一
专一;专心。《二程粹言》卷上:“主一之谓敬。”《朱子语类》卷一一九:“於无事之时,这心却只是主一。”参见“ 主一无适 ”。
正命
(1).儒家以顺应于天道、得其天年而死为得“正命”。《孟子·尽心上》:“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赵岐 注:“尽修之道,以寿终者为得正命也。” 汉 王充 《论衡·刺孟》:“夫子不王, 颜渊 早夭, 子夏 失明, 伯牛 为癘,四者行不顺与?何以不受正命。”
(2).泛指寿终而死。与“非命”相对。《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像这样的男子妇人,虽然死於非命,却那英风正气比那死於正命的更自不同。” 王闿运 《祖考遹斋府君碑清故湘潭县学附生王君之碑并序》:“年七十,以 道光 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亥时,正命于寝。”
(3).儒家学说之一派。认为人有三种命运,“正命”是“三命”之一,谓天生的好命运,不需行善而求。 汉 王充 《论衡·命义》:“正命,谓本禀之自得吉也。性然骨善,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
(4).自然的禀赋。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本受地之正命兮,枝叶华实皆成熟而蔚彬。”
(5).犹天命。 明 李东阳 《经筵讲章》之四:“﹝ 文王 、 武王 ﹞以此承受上天的正命。”参见“ 天命 ”。
(6).佛教语。八正道之一。谓符合戒律的正当生活。参阅《俱舍论》卷二五。
方回名句,题郑提学孔明敬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