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四锡的《李暮吹笛歌》
全文:
洛阳少年称李暮,众推横笛多功夫。
当时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杨柳笼桥绿,胧月澹烟何处宿。
不怕金吾禁夜严,偷得新翻禁中曲。
曲中次第能记持,尽向桥栏暗谱之。
性聪心慧归来习,分明把向月中吹。
五音嘈囋相攙出,呼宫吸徵尤奇崛。
谁羡曹网善琵琶,未说阳陶能觱栗。
缠声不断如连环,重声忽转如回出。
清新不比落梅曲,飘瑶乍象霓裳翻。
碎节繁音交砉騞,南箕鼓风箫籁窄。
一斛明珠一索穿,撒落金盘催曲拍。
铮摐大抵声雄豪,历历出群宫调高。
丰隆惊得蛟螭起,雨趁云随初啸嗥。
每到换头多顿挫,一声忽迸疑轰破。
玲珑只许牙枝催,清脆不容他乐和。
宫城响应声更浑,夜静月明诸处闻。
何人懒忆马南郡,知予已胜桓将军。
明皇上楼初听得,听罢沈吟都不测。
宣令遍询坊巷中,旋使王人捕入宫。
李暮悉心以实对,皇慈由是宽其罪。
后来落魄如散仙,扁舟玩月江湖天。
绣囊探出金线管,扬眉舐唇徒自怜。
惊神动鬼吹一曲,指法尤高气海圆。
波浪无风贴然静,千里水面铺轻烟。
水族精灵潜鼓舞,老龙变见来相顾。
因将铁笛相对吹,李暮未识无惊怖。
乃知艺但出众奇,不独人知鬼亦知。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琵琶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觱栗
(1).即觱篥。 唐 冯翊 《桂苑丛谈·赏心亭》:“一日公召 陶 同游,问及往日芦管之事……其管絶微,每於一觱栗管中常容三管也。” 清 周亮工 《寿青溪三老序》:“乃为诗寄之,有云:‘风紧黄云新觱栗,月明青草旧琵琶。’”参见“ 觱篥 ”。
(2).筝的一种。长离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音乐·筝》:“《类山》:长离,筝名。 武夷山 谢英妃 抚长离。又长离一云觱栗。”
(3). 宋 时对道士的俗称。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优语》:“内宴日,参军四筵张乐,胥辈请僉文书,参军怒曰:‘我方听觱栗,可少缓。’请至三四,其答如前。胥击其首曰:‘甚事不被觱栗坏了。’盖是俗呼黄冠为觱栗也。”
四锡名句,李暮吹笛歌名句
猜你喜欢:
-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 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荀子《荀子·大略》
-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赵元镇《寒食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