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敖陶孙的《酬答李学长》
全文:
夫子焉不学,高朕罗三贤。
横前一片石,教外皆别传。
三虎谁最怒,未觉相后先。
渠伊囊中方,贵在后者鞭。
我家一佛堂,盎背知庙堧。
忆昨祠上丁,蕡烛初欲然。
诸生气清明,人如出雩泉。
洗爵俯象鼻,掩豆高豚肩。
朱弦张文王,繁声斥师延。
此时识方屦,綦满青苔钱。
李公独凤仪,众中得何坚。
惜无补天手,转之上细毡。
朝来食盘中,穉蕨初数拳。
苍苍本难测,何由赜真筌。
自我得此士,可以一当千。
如闻缝掖姿,欲重世所捐。
舂容吐握诗,法用春秋全。
酬赠无玉案,三复缁衣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酬赠
(1).以礼物、金钱等为赠以表谢意。 唐 康骈 《剧谈录·潘将军》:“外甥忽见寻觅,厚备繒綵酬赠。” 清 丘逢甲 《十三迭韵感喟无端聊复成此》:“琅玕锦段思酬赠,未拟 张衡 赋《四愁》。” 郑观应 《盛世危言·开矿上》:“此外赢餘,以若干存厰,以若干均分,以若干酬赠执事。”
(2).诗词唱和。 唐 元稹 《酬乐天武关南见微之题山石榴花诗》:“比因酬赠为花时,不为君行不復知。” 清 张履 《意苕山馆诗序》:“不得其所以为之,而徒流连光景,寻常酬赠是务,甚且淫哇间出,以自背於正轨,诗云乎哉?”
玉案
(1).玉饰的有足之盘。《周礼·考工记·玉人》“案十有二寸” 汉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案,玉案也。’案,玉饰案也。” 孙诒让 正义:“谓梓人为之案,而玉人以玉饰之。”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瑯琊定公司马裔墓志铭》:“筑塞 长榆 ,营军 高柳 ,玉案推食,河桥劝酒。” 唐 韩翃 《寄上田仆射》诗:“金装画出罗千骑,玉案晨餐直万钱。”
(2).玉饰的几案。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金苏翠幄,玉案象牀。” 唐 刘长卿 《寻洪尊师不遇》诗:“道书堆玉案,仙被叠青霞。”
三复
犹言三遍。《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读书不过三復,终身不忘。”
谓反复诵读。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序:“三復来貺,欲罢不能。” 唐 李白 《任城寺大钟铭》:“天书褒荣,辉之简牘,稽首三復,子孙其传。” 金 宇文虚中 《姑苏滕惇礼榜所居阁曰斋心》诗:“老夫未涉天游趣,三復《南华》第四篇。” 董*必*武 《我国抗战四周年之民主政治》:“‘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这两句古语,值得政府当局三复的。”参见“ 三復白圭 ”。
缁衣
(1).古代用黑色帛做的朝服。《诗·郑风·缁衣》:“緇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毛 传:“緇,黑也,卿士听朝之正服也。”
(2).泛指黑色衣服。《列子·说符》:“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诗·郑风》篇名。《诗序》谓系赞美 郑武公 父子之诗;一说为赞美 武公 好贤之诗。《礼记·缁衣》:“子曰:‘好贤如《緇衣》,恶恶如《巷伯》。’” 郑玄 注:“《緇衣》《巷伯》皆《诗》篇名也……此衣緇衣者贤者也。” 唐 陆贽 《张延赏中书侍郎平章事制》:“式慰《甘棠》之思,且继《緇衣》之美。”
(4).僧尼的服装。 唐 韦应物 《秋景诣琅琊精舍》诗:“悟言緇衣子,萧洒中林行。”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香山寺猴》:“多羣猴,至相呼沿掛簷楹之上……又常污僧緇衣。”《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勘破三春景不长,緇衣顿改昔年妆。” 郭沫若 《孔雀胆》第四幕:“桥上走出一位以黑纱蒙面的僧人,身着缁衣,手敲金钟,口念‘南无 阿弥陀佛 ’。”
(5).引申指佛教。 唐 沉亚之 《送洪逊师序》:“自佛行中国已来,国人为緇衣之学多,几与儒等。” 宋 苏轼 《与谢民师推官书》之一:“某啟,衰病枯槁,百念已忘,緇衣之心,尚餘此耳。” 清 方文 《庐山诗》之三一:“ 欧公 闢浮屠,晚乃好緇衣。”
(6).借指僧人。 唐 刘商 《题禅居废寺》诗:“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緇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丞相是当朝黄阁,小尼是出世緇衣。”
敖陶孙名句,酬答李学长名句
猜你喜欢:
- 名句出处:
作者:查文徽,作品:《寄 * 仙坛道士》,朝代:唐代
- 光阴可惜,譬诸逝水。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 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老子·德经·第四十三章》
-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