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陆游的《十月旦日至近村》
全文:
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荒年人家鸡黍迮,芋羹豆饭供时节。
村童上牛踏牛鼻,吹笛声长入云际。
今年虽饥却少安,县吏不来官放税。
参考注释
荒年
农业欠收之年
人家
(1) 代词,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2) 代词,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3) 代词,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鸡黍
亦作“鷄黍”。1.指饷客的饭菜。语本《论语·微子》:“止 子路 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北史·卢道虔传》:“﹝ 卢道虔 ﹞为尚书同僚於草屋之下设鸡黍之膳,谈者以为高。” 宋 司马光 《招鲜于子骏范尧夫》诗:“轩车能朅来,鸡黍足充馁。”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鸡黍惭无,深媿居停。” 清 方文 《禊日与蔡芹溪同舟作》诗:“良朋咸在兹,先期命鷄黍。”
(2).借指深厚的情谊。 唐 秦系 《早秋宿崔业居处》诗:“鸡黍今相会,云山昔共游。” 唐 王起 《和李校书》:“詰朝始趋凤闕去,此日遂愁鸡黍违。”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陈 ( 陈重 ) 雷 ( 雷义 )胶漆, 范 ( 范式 ) 张 ( 张劭 )鸡黍。” 清 钱谦益 《送萧孟昉还金陵》诗:“鸡黍交期雪涕频,相看不语且霑巾。”参见“ 鸡黍约 ”。
豆饭
豆做的饭。泛指粗淡的食物。《战国策·韩策一》:“ 韩 地险恶,山居,五穀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饜糟糠。” 汉 陆贾 《新语·本行》:“夫子 陈 蔡 之厄,豆饭菜羹,不足以接馁。” 宋 陆游 《初冬有感》诗:“一簞豆饭休嫌薄,赋分羈穷合自知。” 宋 陆游 《望霁》诗:“但令有米送官仓,豆饭藜羹甘似蜜。”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陆游名句,十月旦日至近村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