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玉盘谣叠旧作韵》
全文:
与昔获盘符寸尺,只复成双补阙益。
忽分忽合无情石,犹觉愉焉色润碧。
却似延津龙跃泽,是宜有诗纪其迹。
出师昔岁略昆崙,五载功成咸来宾。
天方默克西瀛津,或贡锁甲或玉樽。
付之有司武库存,精金华服䌽帛完。
薄来厚往已数年,物固有幸奇联偶。
伊犁扼要轮番守,储胥讵藉边内取。
哈萨布露胥地丑,敢萌觊觎市易走。
垦耕忽见此盘有,驿致同旧列左右。
绝域秋登万宝滋,既足食矣还足衣。
喜固在彼斯非奇,敢因志满不戢师。
天庥敬奉戒恬熙,福谦保泰永志之,向欲速矣思增椎。
参考注释
寸尺
(1).泛指长短。《淮南子·氾论训》:“譬犹 师旷 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寸尺之度,而靡不中音。”
(2).喻微小。 宋 苏轼 《谢馆职启》:“欲办大事,务兼寸尺之长;将求多闻,故引涓埃之助。”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洪稚存 题某官《散賑图》云:君今所补非寸尺,不见遗黎活百千。”
成双
(1) 构成一对
(2) 结为夫妻
补阙
(1).匡补君王的缺失。《左传·襄公元年》:“凡诸侯即位,小国朝之,大国聘焉,以继好、结信、谋事、补闕,礼之大者也。” 杜预 注:“闕,犹过也。”《后汉书·胡广传》:“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闕之益。”《明史·孙磐传》:“请定建言者为四等:最上,不避患害,抗弹权贵者;其次,扬清激浊,能补闕拾遗。”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且使外廷共见共闻,则怀忠抱义之士,於朝廷之得失,皆得以补闕拾遗,随时论捄。”
(2).引申为弥补缺漏。 吴格 《<诗三家义集疏>点校说明》:“搜残补阙,网罗遗佚,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诗》读本。”
(3).官名。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 北宋 时改为司谏。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新唐书·仪卫志》:“左补闕一人在左,右补闕一人在右。”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监察为合口椒,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
乾隆名句,玉盘谣叠旧作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