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题黄唐伯一经堂》
全文:
人言天地生仲尼,不知仲尼生两仪。
易中先自有太极,生天生地谁得知。
一经以后脉为六,六经以前一经足。
学子要探天地心,诗书执礼皆可寻。
吾乡后身黄叔度,教子一经有住处。
寄言韦家父子间,浪比籯金良汗颜。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人言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仲尼
孔子 的字。 孔子 名 丘 , 春秋 鲁国 人。《庄子·人间世》:“ 颜回 见 仲尼 ,请行。”《史记·孔子世家》:“ 紇 与 颜氏 女野合而生 孔子 ,祷於 尼丘 得 孔子 。 鲁襄公 二十二年而 孔子 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 丘 云,字 仲尼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周公 慎言于金人, 仲尼 革容于欹器。”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 仲尼 叙帝王之书。” 明 顾绛 《述古》诗:“ 仲尼 贵多闻, 汉 人犹近古。”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四》:“掉了一顶帽子,又有何妨呢,却看得这么严重,实在是上了 仲尼先生 的当了。”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两仪
(1).指天地。《易·繫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孔颖达 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金、木、水、火)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晋书·挚虞传》:“考步两仪,则天地无所隐其情;準正三辰,则悬象无所容其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当日三才始判,两仪初分;乾坤:清者为乾,浊者为坤,人在中间相混。”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生矣。”
(2).借指君主的父母。《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又 安乐公主 承两仪之泽,履福禄之基,指 南山 以锡年,仰北辰而永庇。”
(3).指阴阳、男女。 鲁迅 《彷徨·高老夫子》:“ 蕊珠仙子 也不很赞成女学,以为淆乱两仪,非天曹所喜。”
杨万里名句,题黄唐伯一经堂名句
猜你喜欢:
- 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守道》
-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左丘明《国语·鲁语·子叔声伯辞邑》
-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紫泉行宫杂咏·其七·鱼罾乾隆〔清代〕
- 宿峻极下院张耒〔宋代〕
- 题游德昭寿藏名日复庵曾丰〔宋代〕
-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阳枋〔宋代〕
- 寒食沈佺期〔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