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和主簿家兄赠别韵》
全文:
接耳交肩话绮疎,扶摇九万此南图。
对床风雨人皆有,协韵埙箎我独无。
偶尔诗家鸿雁行,为今酒岛鹡鴒徒。
情知一舸鸱夷去,临欲出门灯影孤。
参考注释
对床风雨
同“对床夜雨”。 苏曼殊 《致刘三书》:“回忆 秣陵 半载,对牀风雨,受教无量,而今安可得耶?”
协韵
(1).押韵,符合韵律。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安禄山 亦好作诗,作《樱桃诗》云:‘樱桃一篮子,半青一半黄,一半寄 怀王 ,一半寄 周贄 。’或请以‘一半寄 周贄 ’句在上,则协韵。”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蜀音押韵》:“然则 顾亭林 谓《毛诗》有以方音协韵者。如《小戎》之‘参’与‘中’。” 鲁迅 《集外集·通讯(复张逢汉)》:“译诗就更其难,因为要顾全音调和协韵。”
(2).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开始于 南北朝 ,盛行于 宋朝 , 朱熹 是代表。 明 末 陈第 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反对这种不科学的作法,认为所协之音实即古本音,每字只有一个古音,而不应随文改读。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协韵,《楚辞》及《选》诗,多用协韵。” 郭绍虞 校释:“盖由时人不知古音,故创为协韵之説。《楚辞》及《选》诗犹合古音,故 沧浪 谓‘多用协韵’。” 清 钱大昕 《音韵问答》:“《邶风》:‘寧不我顾。’《释文》:‘ 徐 音古。’此亦协韵也,后放此。 陆元朗 之时,已有韵书,故于今韵不收者,谓之协韵。”参见“ 叶韵 ”。
埙箎
同“壎箎”。
独无
犹言难道没有。《汉书·王莽传中》:“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 清 赵青藜 《读左管窥·晏婴论》:“况 婴 系本公族,世为列卿,独无社稷责哉?”
白玉蟾名句,和主簿家兄赠别韵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夏夜暑毒不少解起坐庭中陆游〔宋代〕
- 自商行谒复州卢使君虔孟郊〔唐代〕
- 再到钟陵作贯休〔唐代〕
- 同崔载华赠日本聘使刘长卿〔唐代〕
- 北堂苏辙〔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