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见耕者》
全文:
扬鸾鸣和铃,芳郊经迤逦。
是时春将仲,盎然风物美。
脉土既已滋,于焉农举趾。
乌犍耕晓烟,桔槔转新水。
携筐布嘉种,曰穈芑秬秠。
徂畛侯主伯,课业维孙子。
有来思媚妇,饷之用二簋。
停舆一问之,所言良有以。
赋性质且芚,难为韦带士。
况彼劳青灯,岂易拾金紫。
欲为工贾流,近利吾所耻。
所以四民中,惟农良莫比。
土物诚可爱,世世恒守此。
当春南亩苏,修我耒与耜。
惟祈雨旸若,仓箱还可拟。
参考注释
既已
(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于焉
从此;于此。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唐 唐彦谦 《游南明山》诗:“于焉偶閒暇,鸣轡忽相聚。”
于是。《诗·小雅·白驹》:“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朱熹 集传:“使其人得以於此逍遥而不去。” 陈奂 传疏:“《玉篇》:‘焉,是也。’言於是消摇也。今字作‘逍遥’。”《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 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唐 元稹 《相和歌辞·决绝词》:“有美一人,於焉旷絶。” 明 刘基 《清修院良上人浸月轩》诗:“珍重无生侣,於焉托清净。”
举趾
(1).举足;抬脚。《诗·豳风·七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朱熹 集传:“举趾,举足而耕也。” 汉 刘向 《列女传·齐桓卫姬》:“今妾望君举趾高、色厉、音扬,意在 卫 也。”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诗:“曷不一举趾,纵望渊与岑。”
(2).指举动。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举趾为世人之所则,动脣为天下之所传。”
乾隆名句,见耕者名句
猜你喜欢:
-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
- 人情若比初相识,到底终无怨恨心。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
-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庄子·内篇·逍遥游》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老子·道经·第十九章》
-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刘向《战国策·楚一·江乙为魏使于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