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公辅的《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
全文:
我家近东城,南湖屡尝游。
往时古堤岸,路暗行人愁。
棘篱蔽荒圃,狸鼠呼啾啾。
好景岂终废,发见端有由。
张公山西将,帷幄久运筹。
晚岁倦征讨,雅怀在林邱。
人方弃不取,公乃得所求。
除治见佳趣,经营出奇谋。
竹窗清景乱,梅轩暗香浮。
中间溪风亭,峥嵘跨碧流。
虚檐极宏敞,坐见群山幽。
终夜自泠泠,六月长飕飕。
荡漾月波起,飘急云霭收。
旷然天宇间,清思何悠悠。
高朋几还往,玉斝时劝酬。
相从同一醉,庶以消百忧。
羡公强健身,万事心不留。
独爱池馆闲,永日尝休休。
公才自无双,何用叹不侯。
试访旧识中,此乐宁有不。
参考注释
高朋
犹贵宾。 元 张可久 《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悦高朋故戚,共谈玄讲理,办登山翫水,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 明 王錂 《春芜记·访友》:“石林精舍嚣尘少,仗尔高朋探寂寥。”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摆破烂摊的嘛。咱还能有啥高朋贵友吗?”参见“ 高朋满座 ”。
还往
(1).往来。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巴郡》:“或长吏忿怒,寃枉弱民,欲赴诉郡官,每惮还往。” 宋 曾巩 《答葛蕴》诗:“归来客舍中,未及还往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隧道迂,还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启门。”
(2).往来之人。指亲朋。《敦煌曲子词·长相思》:“作客在 江西 ,得病卧毫釐。还往观消息,看看似别离。” 唐 李白 《少年行》:“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玉斝
亦作“ 玉斚 ”。1.玉制的酒器。《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分雁鶩之稻粱,霑玉斝之餘沥。” 李善 注引《说文》:“斝,玉爵也。”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福穰穰於絳闕,芳霏霏於玉斝。” 钱谦益 注:“ 舜 祠宗庙以玉斝也。”《宋史·礼志一》:“太庙初献,依 开宝 例,以玉斝、玉瓚,亚献以金斝,终献以瓢斝。”
(2).酒杯的美称。 南朝 齐 王融 《游仙》诗:“金卮浮水翠,玉斝挹泉珠。”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花草丽,玉斚屡举倾金罍。”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那其间锦阵花丛,玉斝金钟,对对双双。” 清 方文 《正月十九日龚孝升都宪社集观灯》诗:“酒斟玉斚葡萄色,烛晃银屏翡翠文。”
(3).指酒。 元 张养浩 《喜春来》曲:“兴来时斟玉斝,看天上碧桃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身在瑶臺,笑斟玉斝,人生几见此佳景。”
劝酬
亦作“ 劝酧 ”。谓互相劝酒,敬酒。《资治通鉴·梁敬帝绍泰元年》:“ 薛嬪 有宠於帝,久之,帝忽思其与 岳 通,无故斩首,藏之於怀,出 东山 宴饮。劝酬始合,忽探出其首,投於柈上……一座大惊。”《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坐中劝酧极至,语杂极至。”《天雨花》第二二回:“与君难诉离群恨,但和诗笺抵劝酬。”
陈公辅名句,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名句
猜你喜欢:
- 戏赠侯常侍李洞〔唐代〕
- 题王谷祥写生卷·其八·红蓼乾隆〔清代〕
- 谒徐王陵李之世〔明代〕
- 步虚词/西江月范成大〔宋代〕
- 阅旧稿见乔丞相诗跋因成此诗戴复古〔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