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赋得金粟山》
全文:
到此索须迟,一峰迥出奇。
分明碧螺髻,且有翠岩眉。
解脱四禅定,圆成三点伊。
狂歌李太白,自许后身斯。
参考注释
解脱
(1) 佛教指脱离苦恼,自在无碍
果解脱否。——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甩掉;脱身
诸事纷扰,使他无以解脱
(3) 开脱
为人解脱罪责
四禅定
佛教语。色*界初禅天至四禅天的四种禅定。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以发,此为三禅天定;然乐能扰心,犹未彻底清净,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此为四禅天定。参见“ 四禪天 ”。
圆成
成全
叫我圆成了,认我做亲娘。——《警世通言》
三点
(1).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 唐 杜甫 《至日遣兴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诗之一:“去岁兹辰捧御牀,五更三点入鵷行。” 唐 李商隐 《夜半》诗:“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元史·兵志四》:“其夜禁之法,一更三点,鐘声絶,禁人行;五更三点,鐘声动,听人行。”
(2).指古 印度 婆罗谜字体表示i-(kara)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会三点於真原,净六尘於人境。” 前蜀 贯休 《闻大愿和尚顺世》诗之三:“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清 龚自珍 《释二门三点同异》:“二门三点,有二种释。先释二门,止、观是。乃释三点,空、假、中是。”
乾隆名句,赋得金粟山名句
猜你喜欢:
-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子思《中庸·第二十六章》
- 兴国在于务农。陈寿《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 将游湘湖有作杜荀鹤〔唐代〕
- 过尤溪刘宰〔宋代〕
- 三诏洞乾隆〔清代〕
-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苏颂〔宋代〕
- 盘山雪景十咏·其八·雪村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