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阅永定河堤因示直隶总督方观承》
全文:
水由地中行,行其所无事。
要以禹为师,禹贡无堤字。
后世乃反诸,祗惟堤是贵。
无堤免冲决,有堤劳防备。
若禹岂不易,今古实异势。
上古田庐稀,不与水争利。
今则尺寸争,安得如许地。
为堤已末策,中又有等次。
上者禦其涨,归漕则不治。
下者卑加高,堤高河亦至。
譬之筑宽墙,于上置沟渠。
行险以侥幸,几何其不溃。
胡不筹疏浚,功半费不赀。
因之日迁延,愈久愈难试。
两日阅永定,大率病在是。
无已相咨询,为补偏救弊。
下口略更移,取其趋下易。
培厚或可为,加高汝切忌。
多为减水坝,亦可杀涨异。
取土于河心,即寓疏淤义。
河中有居民,究非久长计。
相安姑弗论,宜禁新添寄。
条理尔其蘉,大端吾略示。
桑乾岂巨流,东手烦计议。
隐隐闻南河,与此无二致。
未临先怀忧,永言识吾意。
参考注释
上古
较早的古代,中国多指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田庐
(1).田中的庐舍。泛指农舍。《管子·四时》:“令禁扇去笠,毋扱免,除急漏田庐。” 尹知章 注:“田中之庐欲漏之,不欲人恶盛阳之气也。” 宋 王安石 《和农具·田庐》:“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明 万寿祺 《赠胡彦远》诗:“荷锄归去田庐闭,莫向人间学问津。”
(2).田地和房屋。《汉书·疏广传》:“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新唐书·食货志二》:“人小乏则取息利,大乏则鬻田庐。”《元史·王庆端传》:“﹝ 庆端 ﹞从 世祖 北征,还……建威武营,以处卫兵,经画田庐,使各安业。” 欧榘甲 《新广东》四:“我民之田庐为他人所占,妻女为他人所淫。”
(3).指家乡。 晋 左思 《咏史》之一:“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唐 韦应物 《秋郊作》诗:“方愿 沮 溺 耦,淡泊守田庐。” 清 姚鼐 《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诗:“抱志不得朋,嘅叹终田庐。”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争利
(1).争夺利益。《荀子·大略》:“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王先谦 集解:“蚤与爪同。言仕乱世骄君,纵得小利,终丧其身。”《史记·魏世家》:“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曷有忧贫而与贾竖争利,戚穷而与凡琐竞达哉?” 任涛 郑洪庆 《略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步配套》:“一部分企业单纯追求利润,采取压低基数、扩大留成比例、乱摊乱挤成本等不正当手段与国家争利。”
(2).争取军事优势。多指争占有利地形,争取有利地位。《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輜重捐。” 贾林 注:“行军用师,必趋其利。远近之势,直以举军往争其利,难以速至。”《史记·秦本纪》:“ 晋君 弃其军,与 秦 争利,还而马騺。 繆公 与麾下驰追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 匈奴 不可击也。”《三国志·魏志·袁尚传》:“ 太祖 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 配 ( 审配 )望而笑之,不出争利。” 金 元好问 《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盖 淮南 平,则 江 之北尽为战地。进而争利於舟楫之间,我之劲弓良马有不得骋者矣。”
乾隆名句,阅永定河堤因示直隶总督方观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