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汤泉行宫八咏·其二·柳色》
全文:
前岁色黄今岁青,半因地暖半时丁。
可知万物自具识,不待教之各赋形。
参考注释
可知
见“ 可知道 ”。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自具
自备;为事物本身所具有。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於章表;献可替否,总归於笔札。”《新五代史·杂传一·罗绍威》:“起亭堠,供帐什物自具, 梁 兵数十万,皆取足。” 明 何景明 《与李空同论诗书》:“然究之作者命意敷辞,兼於诸义不设自具。” 清 曾国藩 《答刘孟容书》:“冠履不同位,凤凰鴟鴞不同栖,物所自具之分殊也。”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得者以文化不受影响於异邦,自具特异之光彩;近世中衰,亦世希有。”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来,他就走了
赋形
(1).谓赋予人或物以某种形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造化赋形,支体必双。” 清 俞蛟 《梦厂杂著·蜰虫》:“夫蜰虫与蚊蚋蚤蝨,赋形虽殊,其噬人肤血则一也。”
(2).谓模拟形体。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内召以后,更细意熨贴,因物赋形,无一字不稳愜。” 梁启超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自 罗马 解纽以后,而后之新民族,皆赋形于 罗马 。”
乾隆名句,汤泉行宫八咏·其二·柳色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张廷玉《明史·列传·卷一百四十三》
-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卓文君《白头吟》
-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 思佳客陈允平〔宋代〕
- 题朱松竹刻西园雅集图笔筒乾隆〔清代〕
- 长安杂书所见·其二吴宪〔明代〕
-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七敦煌曲子〔唐代〕
- 溪岩杂咏·其四清珙〔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