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阜的《掬翠楼》
全文:
永嘉山水妍,达士美如玉。
高阁清且閒,群岑翠可掬。
天台雁荡天际来,远近合踏青莲开。
岚光排闼临书案,黛影当筵落酒杯。
亭亭华盖祥云表,九点晴烟斗山小。
遥窥罗幌入窗凉,近映砚屏山嶂晓。
弦中古操振芳声,镜里脩眉巧画成。
烟开鳌背帘前碧,雨洗螺鬟掌上青。
四时清胜如盘谷,满座高朋霁吟目。
巾舄同盟物外情,房栊不受人间俗。
川原旷野仍逶迤,霞月朝昏映苧衣。
缅想林翁多雅趣,倚栏长咏少陵诗。
参考注释
天台
(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天际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子*宫。”(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王阜名句,掬翠楼名句
猜你喜欢:
-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戴圣《礼记·曲礼上》
-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不韦《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 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
-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陈造〔宋代〕
- 题钱维城四季山水花卉册·其二十·荷、茉莉乾隆〔清代〕
-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郑愔〔唐代〕
- 和王给事同诸官留题林逋〔宋代〕
- 锦亭陆游〔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