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李弥逊的《次韵硕夫池亭赏莲》
全文:
胡床尘尾挥长柄,风和入坐花容靓。
乍开还合晚照中,修竹佳人倚春暝。
此间此景乐最深,世路好恶君酌斟。
下车何必笑冯妇,投杼未免疑曾参。
江山信美来者稀,渊明独与田父违。
谁云宁食艾三斗,不如杯行莫停手。
参考注释
下车
(1) 从车辆上下来
(2) 官吏到任
宪公祖下车以来,久沐德化,素怀瞻仰。——《歧路灯》
衡下车,治威严。——《后汉书·张衡传》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冯妇
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 晋 人有 冯妇 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攖。望见 冯妇 ,趋而迎之; 冯妇 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赵岐 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 宋 王安石 《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 冯妇 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翻然自改。居二三年,贫窶不能自堪,思欲一作 冯妇 而后已。” 郭沫若 《创造十年》二:“我们劝他回东大去继续学业,他起初很迟疑,以为再当 冯妇 是可耻的事。”
投杼
(1).《战国策·秦策二》:“昔者 曾子 处 费 , 费 人有 曾参 者,与 曾子 同名族,杀*人。人告 曾子 之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也。’织自若。有顷,人又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墻而走。夫以 曾子 之贤,与母之信,而三人疑之,虽慈母不能信也。”后以“投杼”比喻谣言众多,动摇了对最亲近者的信心。《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臣之贤不若 曾参 ,王之信臣又不如 曾参 之母信 曾参 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北齐书·文襄帝纪》:“当是不逞之人,曲为无端之説,遂怀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惑。” 宋 孝宗 《复岳飞官封敕》:“会中原方议於櫜弓,而当路力成於投杼。” 明 何景明 《上杨邃庵书》:“夫谗言屡至,慈母投杼;浸渍之灌,可解胶漆。”
(2).织布。亦借指织女星。 明 夏完淳 《七夕咏牛女》:“汉北有负軛,汉南有投杼。”
未免
(1) 实在是,不能不说是
你的发言未免长了些
(2) 不免
初次见面,未免有些拘束
李弥逊名句,次韵硕夫池亭赏莲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