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秦观的《寄蓴姜法鱼糟蟹》
全文:
鲜鲫经年渍醽醁,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蓴茁滑於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凫卵累累何足道,飣餖盘餐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为旨蓄。
鱼鱐蜃醢荐笾豆,山蔌溪毛例蒙录。
辄送行庖当击鲜,泽居备礼无麋鹿。
参考注释
鱼鱐
干鱼。《周礼·天官·笾人》:“朝事之籩,其实麷、蕡、白、黑、形盐、膴鲍、鱼鱐。” 贾公彦 疏:“鱐为乾鱼。” 宋 陆游 《雪夜小酌》诗:“地炉对火得奇温,兔醢鱼鱐穷旨蓄。”《金史·礼志三》:“籩之实,鱼鱐、糗饵……以序为次。”
蜃醢
以蚌蛤类肉制成的酱。《周礼·地官·川衡》“祭祀宾客共川奠” 唐 贾公彦 疏:“《醢人》云:‘馈食之豆,有蜃醢、蠯醢,蜃蠯是蛤。’”
笾豆
(1).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礼记·礼器》:“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籩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 孔颖达 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鱼腊籩豆是也。”《后汉书·东夷传·濊》:“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籩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籩豆。”
(2).借指祭仪。 宋 苏辙 《谢讲彻<论语>赐燕状》之一:“深念勤劳,式均燕喜,籩豆有楚,鐘鼓毕陈。” 章炳麟 《訄书·徵七略》:“其细者,籩豆之事,佐史之职,官别为书, 与 周时赞大行相似。”
山蔌
山蔬。 宋 陈造 《识村翁语》诗:“山僧一生饜山蔌,溪叟所仰纔鱼菽。”《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十一娘 又另唤一女童出来,叫做 縹云 。整备茶菓山蔌松醪,请 元玉 吃。”
溪毛
溪边野菜。语出《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杜预 注:“溪,亦涧也。毛,草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睡起即事》词:“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 明 刘基 《次韵和王文明雨中杂兴》之一:“农人愁饿莩,採擷到溪毛。” 清 吴伟业 《麦蚕》诗:“三眼收滞穗,五色荐溪毛。”
谿毛:溪涧中的水草。语本《左传·隐公三年》:“涧谿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 杜预 注:“毛,草也。” 孔颖达 疏:“即下文苹蘩蕰藻是也。” 清 许迎年 《莱阳二姜先生祠》诗:“ 海涌 峰头祠庙在,谿毛特为荐馨香。”
秦观名句,寄蓴姜法鱼糟蟹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