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吕陶的《三亭诗(清虑、治己、味道)》
全文:
三亭何为者,吾友所缮营。
亭前有标榜,雅意异俗生。
治己己孰治,清虑虑孰清。
吾道固可味,未易贯至诚。
惟天于斯人,一概授五行。
生质本淳静,外诱徒纵横。
心术傥茅塞,耳目将聋肓。
上圣贵复本,大贤犹性情。
况其可上下,安得不励精。
四端匪外铄,语默无自轻。
百行皆吾分,积渐日有成。
稂莠荒我怀,去之如锄萌。
波澜扰我源,止之如澄泓。
浩然涤万虑,粹矣读六经。
不趋杨墨涂,将造周孔庭。
出井见仁义,仰天瞻日星。
甘若饮醇酎,珍若享太羹。
清若饵芝术,和若闻咸茎。
积中而恬愉,发外而光亨。
穷不失素守,达不孤群氓。
生不陷非义,死不忘英声。
道味固如此,身规从可明。
本原何所来,虑之深以闳。
欲知君子心,吾请观亭名。
参考注释
不趋
(1).谓入朝不急步而行。封建时代人臣入朝必须趋步以示恭敬,入朝不趋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殊遇。《史记·萧相国世家》:“於是乃令 何 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文选·任昉<齐竟陵文王宣公行状>》:“又詔加公入朝不趋,讚拜不名。” 张铣 注:“天子敬重其德,有詔使入天子之朝不趋走。”《周书·静帝纪》:“庚子,詔 赵 、 陈 、 越 、 代 、 滕 五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2).不追逐;不追求。《韩非子·亡徵》:“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浅薄於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可亡也。”
(3).不迅速。见“ 不趋事 ”。
杨墨
(1). 战国 时 杨朱 与 墨翟 的并称。《庄子·胠箧》:“削 曾 史 之行,钳 杨 墨 之口。” 成玄英 疏:“ 杨朱 、 墨翟 秉性宏辩。”《孟子·滕文公下》:“ 杨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 唐 韩愈 《上宰相书》:“ 杨 、 墨 、 释 、 老 之学,无所入于其心,其所著皆约六经之旨而成文。”
(2).指 杨 墨 的学说。 杨朱 主张为我, 墨翟 主张兼爱,是 战国 时期与儒家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孟子·滕文公下》:“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 杨 墨 ,放淫辞,邪説者不得作。”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古者 杨 墨 塞路, 孟子 辞而闢之,廓如也。” 宋 陈亮 《与应仲实书》:“近世 张给事 学佛有见……其为人心之害,何止於 战国 之 杨 墨 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 昌黎 以道自任,因 孟子 距 杨 墨 ,故终身亦闢佛 老 。”
(3).借指儒家以外的各学派。 唐 李白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诗:“炎炎四真人,摛辩若涛波。交流无时寂, 杨 墨 日成科。” 王琦 注:“《通典》: 开元 二十九年,始於京师置 崇玄馆 ,诸州置道学生徒有差,谓之道举……习《老》、《庄》、《文》、《列》,谓之四子。荫第与国子监同。”
周孔
周公 和 孔子 的并称。 汉 张衡 《归田赋》:“弹五絃之妙指,咏 周 孔 之图书。” 唐 柳宗元 《觉衰》诗:“ 彭 聃 安在哉? 周 孔 亦已沉。” 宋 范仲淹 《谢公梦读史诗序》:“公於是时,乃有正梦,特歌 周 孔 之仁义,能久泽於吾民。”
吕陶名句,三亭诗(清虑、治己、味道)名句
猜你喜欢:
-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 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二三则》
-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左丘明《国语·楚语·蓝尹亹论吴将毙》
-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 读子游近诗复次前韵二首方回〔宋代〕
- 李粹伯命赋枕流已读佳篇不容着语戏书二伽陀曾协〔宋代〕
- 浣溪沙韩准〔宋代〕
-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之四张耒〔宋代〕
- 土山驿诗(在永静军界,时被檄滨州)许景衡〔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