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同岳大用抚干雪后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
全文:
道堂高绝俯空明,上下跻攀取意行。
净阁虚廊人寂寂,鹤声断处忽琴声。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道堂
庙观。 唐 杜牧 《杜秋传·附王眉山传》:“﹝ 眉山 ﹞嘆曰:‘婢子获执巾天子前,安得復为人役?’遂结道堂长桥边,长斋诵经。” 宋 洪迈 《夷坚支志丁·郑道人》:“ 鄱阳 有 郑道人 ,不知从何来。不肯入道堂,日行丐於市。” 宋 孔平仲 《送吴全甫中舍倅无为》诗:“海沂歌舞待 王祥 ,喜得 淮 南一道堂。”
高绝
高超卓绝。 唐 李观 《八骏图序》:“雄凌趫腾,彪虎文螭之流,与今马高絶悬异矣。” 宋 梅尧臣 《和王仲仪楸花十二韵》:“高絶不近俗,直许天人窥。”《儒林外史》第九回:“想到 越石甫 故事,心里觉得 杨执中 想是高絶的学问,更加可敬。”
空明
(1).空旷澄澈。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鳞介之惊透。” 宋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 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
(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 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
(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中有书,书外有书,则心空明而理圆湛,岂復为古人所束缚,而略无张主乎!” 谢觉哉 《不惑集·再谈“想”》:“旦则是心里空明,不杂成见,不自以为是。”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跻攀
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取意
(1).犹随意。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上又詔重修 安国寺 ,毕,亲降车輦,以设大斋。乃十二撞新鐘,捨钱一万贯,令诸大臣各取意击之。”
(2).采取其意。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一:“﹝ 徐寿辉 ﹞以 蕲水 为都城,取意于西方净土莲台,号为 莲台省 。”
杨万里名句,同岳大用抚干雪后游西湖,早饭显明寺。步至名句
猜你喜欢:
- 且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墨子·22章 节用(下)》
-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後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 题仿古卷六种·其二·钱维城仿王谷祥寒梅啅雀乾隆〔清代〕
- 上巳日凯宴成功诸将士·其六乾隆〔清代〕
- 咏石诗阴铿〔南北朝〕
- 咏史下何曾陈普〔宋代〕
- 顺义县道中作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