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麦秀三岐》
全文:
用过其才愧弗宜,但于牧养要张施。
未应拙政才兼月,森出来牟过两岐。
长短异形垂美穗,青黄间色识新枝。
悬知瑞应由明主,自是丰年属圣时。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未应
(1).犹不须。 宋 王安石 《评定试卷》诗:“疑有高鸿在寥廓,未应回首顾张罗。” 宋 陆游 《遣兴》诗:“老去可怜风味在,未应山海混渔樵。”
(2).犹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宋 张纲 《临江仙》词:“年方强仕未应迟。高风轻借便,一鶚看横飞。”
(3).犹不曾。 唐 李白 《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嘆息未应闲。” 唐 王维 《听宫莺》诗:“游子未应返,为此始思乡。” 宋 蔡伸 《念奴娇》词:“云浪鳞鳞,兰舟泛泛,共载一轮月。五湖当日,未应此段奇絶。”
(4).不应当。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四:“晨兴步庭除,足弱几不持;论年未应尔,胡为遽如斯?”
拙政
拙于为政。亦用为谦词。 晋 潘岳 《闲居赋》序:“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唐 白居易 《卧小斋》诗:“拙政自多暇,幽情谁与同?”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虽存心未格於丰穰,然拙政每存於抚字。” 清 钱谦益 《次韵答杨补见赠》之一:“休日谅未晚,拙政亦吾以。”
出来
(1)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地
(2) 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里向外
小伙子,拿点干劲出来
(3) 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由隐蔽到显露
群众的积极性都焕发出来了
我认出他来了
(4) 表示动作完成,兼有使一种新的事物产生或从无到有的意思
办法已经研究出来了
一定想得出好主意来
(5) 也可以表示动作使人或物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某种好的能力或性能
他的嗓子练出来了
两岐
亦作“ 两歧 ”。1.分为两支。《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拜 渔阳 太守……乃於 狐奴 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 唐 吕温 《道州观野火》诗:“遍生合颖禾,大秀两岐麦。”
(2).指两个分岔。 南朝 齐 谢朓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瑟汩泻长淀,潺湲赴两岐。” 宋 陆游 《雪作》诗:“飞蝗扫地无遗种,瑞麦连云有两歧。” 明 李东阳 《周公神道碑》:“麦有两岐,芝有三秀。”
(3).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南朝 齐 谢朓 《答张齐兴》诗:“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 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诗:“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4).借指麦子。 南朝 梁 沉约 《留真人东山还》诗:“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
(5).指特异之禾稼。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两岐爰少;繁絃九变,大护殊稀。”
(6).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宋史·王觌传》:“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歧遂分,党论滋炽。” 张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节:“而 湘 赣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粤 代表 黄 君 克强 亦本在 汉阳 ,故復电催各省迅即派员赴 鄂 ,以免两歧。”
袁说友名句,麦秀三岐名句
猜你喜欢:
-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一五三则》
- 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
- 朕以天下为忧,岂直一方耶?脱脱,阿鲁图等《宋史·本纪·卷六》
-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周纪四》
- 过头饭好吃,过头话难听!佚名《增广贤文·下集》
- 后庭怨王諲〔唐代〕
- 以王家酒寄陈北山得二绝句诮酒味不如旧日之刘克庄〔宋代〕
- 杂曲歌辞。昔昔盐。采桑秦氏女赵嘏〔唐代〕
- 落日山照曜佚名〔宋代〕
- 赓僧韵朱元璋〔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