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全文:
德名三后并,母道两朝尊。
勇决高千古,危疑定一言。
先期还政事,隆礼改山园。
哀挽西郊道,云愁昼亦昏。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三后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 禹 、 汤 、 文王 。《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王逸 注:“后,君也,谓 禹汤 文王 也。”(2)指 太王 、 王季 、 文王 。《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於京。” 毛 传:“三后, 大王 王季 文王 也。”(3)指 虞 、 夏 、 商 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 杜预 注:“三后, 虞 、 夏 、 商 。”(4)指 禹 、 契 、 后稷 。《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 禹 凿龙门,辟 伊闕 ,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 契 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 后稷 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穀,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5)指 周公 、 君陈 、 毕公 。《书·毕命》:“惟 周公 克慎厥始,惟 君陈 克和厥中,惟 公 ( 毕公 )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6)指 伯夷 、 禹 、 后稷 。《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 伯夷 降典,折民惟刑; 禹 平水土,主名山川; 稷 降播种,农植嘉穀。”(7)指 夏桀 、 殷辛 、 周幽王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下及三后,媱妃乱主。” 张载 注:“三后, 夏 、 殷 、 周 也。” 刘良 注:“三后, 桀 、 紂 、 幽王 。”(8)指 汉 之 宣帝 、 景帝 、 文帝 。《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后始基,世武丕承。” 李善 注:“三后,谓 宣 、 景 、 文 也。”
(2).指 汉 代的三个皇后。《后汉书·王畅传》:“三后生自 新野 。” 李贤 注:“ 光烈皇后 、 和帝 阴后 、 邓后 ,并 新野 人。”
母道
(1).为母之道。道,指道德、天性、天职等。《礼记·昏义》:“天子脩男教,父道也;后脩女顺,母道也。” 汉 刘向 《列女传·弃母姜嫄》:“ 弃 母 姜嫄 ,清静专一。履蹟而孕,惧弃於野。鸟兽覆翼,乃復收恤。卒为帝佐,母道既毕。” 唐 韩愈 《考功员外卢君墓铭》:“夫人 李 姓, 陇西 人。君在,配君子无违德;君殁,训子女得母道甚。”
(2).母亲的行辈。《礼记·大传》:“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 孔颖达 疏:“道,犹行列也。若其夫随属於己之父行者,其妻皆即己之母行也,故云‘妻皆母道也’。”
两朝
(1).指前后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南齐书·王俭传》:“臣逢其时,而叨其位,常总端右,亟管銓衡。事涉两朝,岁绵一纪。” 唐 杜甫 《蜀相》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旧唐书·韩弘传》:“及 齐 、 蔡 贼平,势屈入覲,两朝宠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终,人臣之幸也。”
(2).指两个国家。《宋史·宇文昌龄传》:“送 辽 使至 雄州 ,当宴,从者不待揖而坐, 昌龄 誚其使曰:‘两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后坐,此礼渠可闕邪?’”
陈师道名句,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名句
猜你喜欢:
-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荀子《荀子·王制》
- 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 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墨子《墨子·21章 节用(中)》
-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新唐书·列传·卷三十二》
-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 清平乐曹勋〔宋代〕
-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许浑〔唐代〕
- 雨三首(时六月二十三日)·其二乾隆〔清代〕
- 咏飞爆竹乾隆〔清代〕
- 行役县西喜雨寄任公渐大夫黄庭坚〔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