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方回的《赵氏鄮山书院诗》
全文: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参考注释
高虚
谓徒拥高位而不干实事。《后汉书·郎顗传》:“‘节彼 南山 ’,咏自《周诗》;‘股肱良哉’,著於《虞典》。而今之在位,竞託高虚。纳累鐘之奉,忘天下之忧。”
卑浅
(1).鄙陋浅薄。 宋 曾巩 《熙宁转对疏》:“一切苟简,溺於流俗末世之卑浅,以先王之道为迂远而难遵。”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半山绝句悟机》:“其后学 荆公 而不至者,为‘四灵’,又其后卑浅者,落‘江湖’,风斯下矣。”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僕知文章为细事,求古人所用心者以教之。但学术卑浅,无以发人,使质美者无所视效以至于有成耳。”
(2).犹矮小。 明 李东阳 《湘江送别诗序》:“ 樊山 卑浅,无丛林茂树。”
烛理
(1).英明治理。《汉书·元帝纪》:“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烛理百姓,娄遭凶咎。”
(2).考察事理。《旧唐书·代宗纪》:“朕涉道未弘,烛理多昧。”《朱子语类》卷五二:“若非烛理洞彻,胸次坦然,即酬酢应对,蹉失多矣。”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一涉瞻徇,即为负国溺职……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
方回名句,赵氏鄮山书院诗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
-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子思《中庸·第十三章》
- 大树底下好遮阴张南庄《何典·第十回》
-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刘克庄〔宋代〕
- 送友人赴泾州幕一作送李中丞再赴虔州张蠙〔唐代〕
- 姑苏城李昱〔元代〕
- 偈颂四十一首释普宁〔宋代〕
- 舟泊葛陂寄方方壶鍊师叶兰〔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