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宋之问的《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答李舍人適》
全文:
晨登歇马岭,遥望伏牛山。
孤出群峰首,熊熊元气间。
太和亦崔嵬,石扇横闪倏。
细岑互攒倚,浮巘竞奔蹙。
白云遥入怀,青霭近可掬。
徒寻灵异迹,周顾惬心目。
晨拂鸟路行,暮投人烟宿。
粳稻远弥秀,栗芋秋新熟。
石髓非一岩,药苗乃万族。
间关踏云雨,缭绕缘水木。
西见商山芝,南到楚乡竹。
楚竹幽且深,半杂枫香林。
浩歌清潭曲,寄尔桃源心。
参考注释
太和
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金*瓶*梅》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闪倏
亦作“ 闪倐 ”。1.指光亮忽明忽灭。 唐 皮日休 《九讽·纪祀》:“波闪倏兮 湘君 ,竹萧疏兮帝子。” 元 黄溍 《晓行湖上》:“夤缘际餘景,闪倏多遗玩。” 清 杜濬 《初闻灯船鼓吹歌》:“东船西舫更交加,下视何繇覩寸澜。偶然闪倐透水处,如金在鎔风掣电。”
(2).指物体忽隐忽现。 唐 宋之问 《游陆浑南山答李舍人适》诗:“ 太和 亦崔嵬, 石扇 横闪倐。”
(3).指事情变化不定。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三:“夫一人之身,而乍贤乍佞,乍炎乍凉,人情闪倏,一至於此。”
宋之问名句,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答李舍人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