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仲并的《七月二十日过王村几到岸遇和中袭明舟回相拉》
全文:
畏暑肩暂息,初凉戒我行。
王村去城市,捷帆片时程。
到岸才咫尺,两君笑相迎。
加棹不自由,剧谈底裹倾。
却泊红莲渚,支筇叩禅扃。
闤闠未有此,一见心眼清。
日暮山萧然,风来竹有声。
危亭仍解衣,坐久太清生。
携枕共席地,醉言强作醒。
蚊声喧不寐,谈余已窗明。
他乡各蓬转,易散难合并。
共居虽一溪,相望南北城。
胜处偶同践,轻去宁无情。
殷勤拂素壁,留诗当题名。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红莲
(1).红色荷花。 南朝 梁元帝 《采莲赋》:“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 唐 王维 《山居即事》诗:“緑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
(2).指女子的红鞋。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之三:“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花月痕》第八回:“一个十四五岁的,身穿一件白纺绸大衫,二蓝摹本缎的半臂,头上挽了个麻姑髻,当头插一朵芍药花,下截是青縐镶花边裤,微露出红莲三寸。”
(3).早稻名。 唐 陆龟蒙 《别墅怀归》诗:“遥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识红莲。”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土物下》:“红莲稻,自古有之……此米中间絶不种,二十年来农家始復种,米粒肥而香。” 宋 范成大 《再到虎丘》诗:“觉来饱喫红莲饭,正是塘东稻熟天。”
禅扃
(1).佛寺之门。 唐 独孤及 《题思禅寺上方》诗:“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禪扃。” 清 赵翼 《至福宁游望海楼》诗:“歌板新声催曲部,弓刀小队叩禪扃。”
(2).指禅房。 唐 刘禹锡 《赠别约师》诗:“师逢 吴兴 守,相伴住禪扃。” 宋 苏舜钦 《清轩》诗:“谁凿幽轩刮眼清,湖中嘉处更禪扃。”
仲并名句,七月二十日过王村几到岸遇和中袭明舟回相拉名句


猜你喜欢:
-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李毓秀《弟子规·入则孝》
-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 比不应事,未可谓喻;文不称实,未可谓是也。王充《论衡·卷三·物势篇》
- 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 人有贤愚,任人勿求过己。来俊臣《罗织经·固荣卷第六》
-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姜夔〔宋代〕
- 【双调】新水令_搅闲风吹散关汉卿〔元代〕
- 贞女引沈约〔南北朝〕
- 春日重至南徐旧居周贺〔唐代〕
- 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苏辙〔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