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李复的《咏蝉》
全文:
地僻小园静,群木阴交浮。
蝉声忽入耳,物意飒惊秋。
嘒嘒促徂暑,西风动萧飕。
满林青青叶,渐有摇落愁。
参考注释
嘒嘒
(1).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魏书·术艺传·张渊》:“丈人极阳而慌忽,子孙嘒嘒於参嵎。”原注:“嘒,小貌。孙二星,在子东。” 明 何景明 《忧旱赋》:“朝出日之杲杲兮,夕明星之嘒嘒。”
(2).象声词。形容清亮的声音。《诗·商颂·那》:“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孔颖达 疏:“嘒嘒然而清烈者,是其管籥之声。” 朱熹 集传:“嘒嘒,清亮也。”《诗·小雅·采菽》:“其旂淠淠,鸞声嘒嘒。” 孔颖达 疏:“其此君子车服旌旂则淠淠然动,得宜其车马鸞铃之声,又嚖嘒然鸣中节。”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织·九月》诗:“舍南与舍北,嘒嘒闻车声。”
(3).象声词。蝉鸣声。《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毛 传:“蜩,蝉也。嘒嘒,声也。” 晋 陆机 《拟明月皎夜光》诗:“翻翻归雁集,嘒嘒寒蝉鸣。” 清 黄景仁 《苦暑行》:“千章黝緑披且死,中有嘒嘒蝉声联。” 陈炜谟 《狼筅将军》:“四周寂无人声,只嘒嘒的夜蝉高据在柳树上,鸣着。”
徂暑
(1).《诗·小雅·四月》:“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郑玄 笺:“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而六月乃始盛暑。”后因以称盛暑。 晋 夏侯湛 《大暑赋》:“乃三伏相仍,徂暑肜肜。上无纤云,下无微风。扶桑赩其增燌,天气曄其南升。” 唐 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之一:“河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 宋 苏轼 《和连雨独饮》诗之二:“清风洗徂暑,连雨催丰年。” 郑泽 《答钝根》诗之二:“余家 金华 麓,徂暑悲分影。炎嚣信两忘,但惜长途梗。”
(2).指季夏。《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季夏亦曰徂暑。” 徐坚 注:“徂,往也,言暑始往也。”
(3).谓暑热消逝。 唐 孙逖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诗:“徂暑迎秋薄,凉风是日飘。果林餘苦李,萍水覆甘蕉。”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萧飕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宋 文天祥 《先两国初忌》诗:“北风吹黄花,落木寒萧颼。” 元 周权 《夏日偕友晚步饮听泉轩》诗:“青松如高人,含风自萧颼。” 明 高启 《满江红·客馆对雪》词:“窗竹里似风非雨,萧颼骚屑。” 清 钱谦益 《谢于昭远寄庙后茶次东坡和钱安道韵》:“睡魔迸散暑气退,松风萧颼白日永。”
李复名句,咏蝉名句
猜你喜欢: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子思《中庸·第十二章》
-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
-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 菊集有开养和居赋伍瑞隆〔明代〕
- 贞懿皇后挽歌三首(今存二首)窦叔向〔唐代〕
-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曾国藩〔清代〕
- 送高邮友上人释普度〔宋代〕
- 竹枝歌十首汪元量〔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