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徐钧的《元稹》
全文:
元和诗体夙驰声,巧致公台只暂荣。
绿野主人天下望,不应疏外负平生。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元和
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公元806—820年)
元和十年。——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诗体
诗的样式和风格。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序》:“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觴也。” 宋 杨万里 《诚斋诗话》:“又:‘相随遥遥访 赤城 ,三十六曲水回縈。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此 李太白 诗体也。”《元史·余阙传》:“诗体尚 江 左,高视 鲍 谢 , 徐 庾 以下不论也。” 朱东润 《杜甫叙论》第十章:“从诗体的各方面看,今体乐府、五言长律、七绝语体、七律拗体、七言拗体长律、七律组诗、五言长篇叙事诗, 杜甫 在哪方面没有创造,在哪方面没有独特的成就?”
驰声
谓声誉远播。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 唐 李端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诗:“出詔升高士,驰声在少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自家 武林 蓝瑛 ,表字 田叔 ,自幼驰声画苑。”
公台
古代以三台象征三公,因借指三公之位或泛指高官。《后汉书·胡广传》:“﹝ 广 ﹞自在公台三十餘年,歷事六帝,礼任甚优。” 唐 姚合 《使两浙赠罗隐》诗:“何当 世祖 从人望,早以公台命 卓侯 。”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一:“ 竇仪 自 周朝 以来,负文章识度,有望於时,搢绅许以庙廊之器, 仪 因以公台自许,急於大用。”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雷州 司户参军 丁谓 ,顷自书生,获升科第,因缘险佞,据窃公台,贿赂苞苴,盈於私室。”
徐钧名句,元稹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弟子《论语·季氏篇》
-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左丘明《左传·哀公·哀公六年》
- 北风其喈,雨雪霏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刘向《列女传·辩通传·楚处庄侄》
-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