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谢绛的《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
全文:
稍过山阴接甬东,正当两国画屏中。
岩岭僧井通江水,门外商帆落海风。
尽日挥弦无一事,平时推轂有诸公。
此行绝胜人人羡,莫恨犹怀五两铜。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五两
(1).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 朱熹 集传:“两,二履也。” 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
(2).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 郑玄 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
(3).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 晋文公 造五两之士五乘,鋭卒千人。” 高诱 注:“两,技也,五技之人。” 陈奇猷 校释引 金其源 曰:“五两即五技,亦即五兵。士谓勇士。五两之士,谓能用五兵技巧之勇士也。”
(4).代称能用五兵技巧的勇士。 章炳麟 《封建考》:“夫 晋 之五两, 吴 之多力、利趾, 越 之习流, 魏 之武卒, 秦 之鋭士,虽出征调,犹选练中程。”
(5).亦作“ 五緉 ”。古代的测风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高竿顶上,籍以观测风向、风力。《文选·郭璞<江赋>》:“覘五两之动静。” 李善 注:“兵书曰:‘凡候风法,以鸡羽重八两,建五丈旗,取羽繫其巔,立军营中。’ 许慎 《淮南子》注曰:‘綄,候风也, 楚 人谓之五两也。’” 唐 独孤及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斐侍御》诗:“东风满帆来,五两如弓弦。” 宋 贺铸 《木兰花》词:“朝来著眼沙头认,五两竿摇风色顺。”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循》:“被他火箭飞来紧。我船五緉见火就着。”
谢绛名句,送馀姚知县陈最寺丞名句
猜你喜欢:
-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 一日不作,百日不食。司马迁《史记·三十世家·赵世家》
-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李毓秀《弟子规·泛爱众》
-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释绍昙〔宋代〕
- 酬王衮臣朝奉见赠释道潜〔宋代〕
- 霜天晓角赵希〔宋代〕
- 伏蒙赐和复用韵二章拜呈可谓出愧炫媸惟自叙杜范〔宋代〕
- 夏兴三十首(用上下平韵)·其二十七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