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方回的《寒热不调病一月余》
全文:
不肯中和按故常,膈痰鼻涕更头疡。
尘飞泥涴三春尽,热熯寒僵一月强。
乍把酒杯嫌药气,屡翻诗卷写医方。
年年忆得古人语,端午绵衣未可藏。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古人
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端午
(1).农历五月初五日。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日自沉 汩罗江 的古代爱国诗人 屈原 ,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五花丝粽》:“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罗水 , 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栋叶五色丝,皆 汨罗 遗风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顗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 郑 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
(2).泛指农历每月初五日。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八月端午》:“ 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 张説 《上大衍历序》云:‘谨以 开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 宋璟 《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
绵衣
亦作“緜衣”。1.内装丝绵的衣服。 宋 无名氏 《释常谈·挟纩》:“著緜衣,谓之挟纊。”
(2).指装棉絮的衣服。绵,通“ 棉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一阵西风,正从门圈子里刮来,身上又无绵衣,肚中又饿,刮起一身鷄皮栗子,把不住的寒颤。”
未可
不可
方回名句,寒热不调病一月余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