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乾隆的《题邹一桂联芳谱即用其韵·金钱·其六·木笔》
全文:
阿堵床头堆任盈,惟欣点笔拥书城。
笑他秉烛浑成俗,起早何妨破五更。
参考注释
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成俗
(1).固有的习惯、风俗。《荀子·正名》:“散名之加於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天下之人,亦已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
(2).形成良好的风俗。《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书·匡衡传》:“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復,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起早
(1).很早就起身。 宋 陆游 《自山中夜行还湖上》诗:“荒鸡起早忽再唱,北斗低尽餘三星。” 明 陈与郊 《义犬记》:“你起早苦么?”《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第二日起早走了几十里路。”
(2).清早;一早。《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因寺中宽大,各房住开,这房做事,那房并不知道,况且起早,谁疑心有这件事来。”
(3).指富户。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浙 人谓富家为起早,盖言钱多则事多,不能晏眠也。”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五更
(1) 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乾隆名句,题邹一桂联芳谱即用其韵·金钱·其六·木笔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
- 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 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李昉、李穆、徐铉《太平御览·火部·卷三》
-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其十八姚枢〔元代〕
- 夜会联句江源〔明代〕
- 废畦杜甫〔唐代〕
- 燕(丁亥)王邦畿〔明代〕
- 刚甲行用旧作蕃甲行韵土尔扈特旧汗阿玉奇所用其曾孙亲王策伯克多尔济以为献因成是什乾隆〔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