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汝玉的《聚玉堂诗》
全文:
连城白璧天下奇,卞和得之翻见疑。
周家弘璧及琬琰,列陈西序谁能窥。
何如春秋邾国多,一门长幼春雍熙。
风云清淑华搆启,九龙山前震泽湄。
春花秋月岁频度,堂上日日吹埙篪。
伯兄资禀温且栗,仲季咸粹无瑕玼。
吕君旧为文学掾,揭题聚玉颜堂楣。
河南先生玉堂老,文章烨耀长虹垂。
雄篇奥义作题识,力挽古道孰浇漓。
容台博士梁溪彦,持卷索我为歌诗。
硁硁顽矿人所弃,敢对西子扬蛾眉。
勉思祖母尤氏族,事宋穆陵为太师。
昔营菟裘并锡麓,少小犹忆相追随。
邑中著姓我多识,邹氏颇亦曾相知。
青毡传家将百载,不逐桑海同更移。
秋风万木总凋谢,挺然独抱凌霜姿。
只今相承凡几叶,庭前皎皎增璚枝。
缅怀时风久趋薄,欲咏棠棣嗟吾衰。
喜君与俗不俱靡,二难皓发全怡怡。
有如纷纷鸡鹜侣,蔚然孤凤丹山仪。
余家昔尝秉友爱,乡人曾以芝兰推。
那知中道遇摧折,鹡鸰原上徒伤悲。
中情感激为君赋,才薄愧乏琼瑶词。
参考注释
青毡
亦作“ 青毡 ”。 1.青色毛毯。 三国 魏 曹操 《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青氊牀褥三具。” 唐 白居易 《偶眠》诗:“妻教卸乌帽,婢与展青氊。”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醉卧枕敧树,寒坐展青毡。” 艾芜 《回家》:“緑色的藤叶就像一大张青毡似的铺在地上。”
(2).指青毡制品。如帐篷、帽冠等物。 宋 陆游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词:“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清 查慎行 《雪中戴青毡大帽上顾见大笑口占纪之》:“大于暖耳覆双肩,冰雪骑驴二十年。今日重蒙天一笑,白头还恋旧青氊。”
(3).见“ 青毡故物 ”。
(4).指清寒贫困者。亦指清寒贫困的生活。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岂期陛下軫念青氊,重升黄阁。”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卑人緑螘一生,青毡半世。志存丘壑,梦断巖廊。” 清 曹寅 《西轩赋送南村还京兼怀安侯姊文冲谷四兄》诗之一:“朱紱聊通隐,青氊尽絜家。” 李光 《集诗述感》诗:“门巷萧条酬应懒,英雄末路一青毡。”
传家
(1).传家事于子孙。《后汉书·郑玄传》:“入此岁来,已七十矣。宿素衰落,仍有失误,案之礼典,便合传家。” 李贤 注:“传家谓家事任子孙也。《曲礼》曰:‘七十老而传。’”
(2).传给子孙或子孙世代相传。 宋 苏轼 《再和许朝奉》诗:“传家有衣鉢,断狱尽《春秋》。” 清 吴伟业 《赠张以韬来鹤》诗:“草圣传家久著闻,斗看孤鹤下层云。”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东西真地道,传家的玩艺。”
百载
百年。谓时间长久。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故 尧 秀眉高彩,享国百载。”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二七:“别离多苦怀,三年当百载。”《红楼梦》第十三回:“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
桑海
“桑田沧海”的略语。 唐 杨炯 《和辅先入昊天观》:“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 明 李东阳 《和萧封君凤仪遗诗四十韵》:“世运迭推代,昔闻桑海三。” 赵朴初 《柳营曲·参观全国劳动改造罪犯工作展览会》曲:“奋身桑海换,刮目性情移。”参见“ 桑田沧海 ”。
更移
变迁;改变。 宋 曾巩 《太平州与本路转运状》:“伏念更移岁序,阻越道途。” 清 姚燮 《双鸩篇》诗:“一饥一饱与郎共,山崩川竭无更移。” 蒋光慈 《我要回到上海去》诗:“这半年啊!我固然奔波瘦了, 上海 的景象也有许多更移的。”
王汝玉名句,聚玉堂诗名句
猜你喜欢:
-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 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十过》
-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