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李昱的《送琴僧印秋海归东林》
全文:
韩子文章最有声,颖师琴调得传名。
十年具美知谁继,此地长吟送尔行。
铁凤飞楼开佛日,玉虹吹瀑下江城。
几时五老峰前路,拄杖相过听短赓。
参考注释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五老峰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 九迭屏 为 李白 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 朱熹 讲学处。 唐 李白 《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 东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一笑 五老峰 ,突起樽俎地。”亦省作“ 五老 ”。 唐 李端 《寄庐山真上人》诗:“ 青草湖 中看 五老 , 白云山 上宿双林。” 康有为 《庐山谣》:“ 五老 拄杖碧云中,子孙诸峰咸侍丛。”
前路
(1) 前面的道路
(2) 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茫茫前路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过听
(1).错误地听取。《战国策·燕策二》:“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郄,遂捐 燕 而归 赵 。”《汉书·哀帝纪》:“朕过听 贺良 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 颜师古 注:“过,误也。”《三国演义》第一○一回:“朕因过听宦官之言,一时召回丞相。今日茅塞方开,悔之不及矣。”
(2).用作谦词。《史记·三王世家》:“陛下过听,使臣 去病 待罪行閒。” 唐 骆宾王 《上吏部裴侍郎书》:“不图君侯忽垂过听,礼以弓招之恩,任以书记之事。” 宋 刘挚 《论分析助役》:“臣四海之内,孤立独进,陛下过听,任以风宪。”
李昱名句,送琴僧印秋海归东林名句
猜你喜欢:
- 发号施令,若汗出于体,一出而不复也。吴兢《贞观政要·卷八·论赦令》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左丘明《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老子·德经·第四十一章》
- 和章序臣梅花二首王之道〔宋代〕
-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佚名〔宋代〕
- 有所叹五首张耒〔宋代〕
- 偈颂十八首·其七释广闻〔宋代〕
- 览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九杨维桢〔元代〕